P1170911_調整大小.JPG  P1170879_調整大小.JPG DSC05992_調整大小.JPG

                                 2019-05-04~05 新竹霞喀羅古道縱走(清泉→養老)行程記述

【計劃攀登篇】

霞喀羅古道是全國第一條國家級步道,它穿梭在新竹清泉與養老之間,全長約23公里,由清泉進入,總爬升近700公尺,但反方向,由養老進清泉石鹿出,則爬升高許多,約1000公尺左右。

古道是由昔日山路闢建而成,是登山客親近大自然的好地方,山路係當年部落的聯絡道,後為隘勇道,故沿途留有許多遺址,如駐在所、營房、砲台、墾殖地等,步道更穿行在扶疏的森林下,溪谷風光明媚,四季各有不同的景色,唯山區地形地物常遭天災人禍,步道時有坍方中斷,已關閉通行一陣子了,最近又重新開放,大家就要把握機會造訪了。我們計劃走完全程,品味古道的風采,不去攀爬鄰近的山頭,把時間留給古道上,是一趟很棒的休閒懷古之旅,敬請期待。古道是平緩易行的步道,最高越嶺點在霞客羅大山附近,約2000公尺,而石鹿登山口(清泉端)海拔已有1650公尺,養老端有1250公尺左右,由於步道長約23公里,故上下山路較平易近人。

 

【行進路線簡述】

清泉石鹿登山口(H1688m)→【1.27K,20分】→羅山林道岔.田村台駐在所(H1732m)

→【2.36K,60分】→霞喀羅大山登山口(H1994m)→【1.32K,30分】

→第二鞍部.古道最高點(H2068m)→【2.22K,40分】→楢山駐在所(H1938m)

→【3.84K,70分】→朝日駐在所(H1667m)→【2.15K,35分】

→白石駐在所.古道中點(H1625m)→【1.85K,35分】→白石吊橋(H1300m)

→【1.33K,45分】→武神駐在所(H1319m)→【1.77K,25分】

→布奴加里山登山口(H1358m)→【0.92K,20分】→馬鞍駐在所(H1425m)

→【1.51K,30分】→粟園駐在所(H1408m)→【3.8K,55分】→尖石養老步道口(H1285m)

→【0.3K,2分】→古道出口停車場(H1271m)

1.清泉清石道路車行13.68公里,爬升1118公尺,約40分鐘

2.石鹿步道口到白石駐在所共計13.16公里,爬升477公尺,含小休5小時

白石駐在所出養老步道口共計11.48公里,爬升260公尺,含小休4小時

3.腳程總計24.64公里,總爬升737公尺(含多處崩塌的高繞低接)

 

【實際攀登篇】

簡介霞喀羅古道,又稱石鹿古道,從北端的秀巒溫泉起至南端的清泉溫泉,跨越大漢溪上游與頭前溪上游的中海拔地區,沿途有竹林、楓香、杉林、櫻樹等自然美景,更是史蹟巡禮之路,沿線原設置25個日本警官駐在所,現存14個遺址,密度居全國之冠,訴說著泰雅族的部落戰爭、通婚、遷徙、抗日史等;原全長49.2公里,兩端開發為道路後,現長22公里,含崩塌的高繞低接總長約25公里,海拔高度介於1271~2068公尺間,2001年林務局規劃成為霞喀羅國家步道,為台灣第一條國家步道示範道路;全程含休息共10小時完成。

行程:2015年元月,由霞喀羅古道養老段走布奴加里山來回,今年3月,林務局難得的全程開放,期待的清泉段走養老段全線,星期六中午,新竹五峰,我們快樂出發去。

西螺休息後,於盈滿山頭的雪白桐花中,15:55下竹東交流道,接竹120,即抵小7,備妥行動糧後,看看停車場旁遠處造訪過的五指山連稜英姿,16:20,出發,由竹122-47.5K左下清泉,17:20,再次夜宿清泉哈客城民宿,因連日的雨,溪水奔流聲響徹雲霄。

DSC05604_調整大小.JPG DSC05608_調整大小.JPG 

難得沒雨,先逛逛周邊,民宿左旁即為三毛故居與一號吊橋入口,1人20元清潔費由隊長買單,進了三毛故居,憑欄遠眺,真的可以看到對岸籠罩於輕紗薄霧中的天主堂,走過書架叢書,也憶起它們曾經陪我走過的年輕歲月。

DSC05613_調整大小.JPG DSC05619_調整大小.JPG  1557100727571_調整大小.jpg  DSC05629_調整大小.JPG 

繞過屋角一隅,後為民都有山山麓,走過其手植已成大樹的肖楠旁,欣賞對面騰靄中滿山的桐花後,原路而回。

DSC05625_調整大小.JPG DSC05627_調整大小.JPG  1557100734774_調整大小.jpg 

循指標,旋即來到新改建的清泉一號吊橋,於2018年11月19日正式啟用,橋上『卐』符號是賽夏族的閃電圖騰「雷女紋」,同時也設計有泰雅族人象徵「祖靈眼睛」的菱形圖案,呈現多元文化與族群融合。

DSC05631_調整大小.JPG DSC05632_調整大小.JPG  1557100752654_調整大小.jpg 1557100756379_調整大小.jpg 

走在美輪美奐的此吊橋,居高臨下,2號、3號吊橋、天主堂、上坪溪流與部落一覽無遺,另一側水泥清泉大橋、張學良故居與明日要走的清石道路口及盤山蜿蜒道路靜躺於下。

1557100759834_調整大小.jpg DSC05647_調整大小.JPG  1557100779121_調整大小.jpg 

走到吊橋的另一端,是井上駐在所遺址,欣賞蛹生塑品,再往右走走山腰的清泉步道,桐花落英美了步道,化作春泥也滑了路面。

DSC05651_調整大小.JPG  1557100786011_調整大小.jpg DSC05660_調整大小.JPG 

走過天主堂,走過3號吊橋,走過桃山國小,民宿就在上旁,繞完這原屬於霞喀羅古道一部份的一大圈,18:15,回民宿享用晚餐,閃爍著紅藍綠LED光的1號吊橋仍漂亮於屋外。

DSC05664_調整大小.JPG DSC05665_調整大小.JPG DSC05667_調整大小.JPG  DSC05670_調整大小.JPG1557100796113_調整大小.jpg   DSC05677_調整大小.JPG 

清晨4:50,享用早餐,1號吊橋的昨夜與今晨,情境雖異,一樣美麗;2號吊橋周邊的溪流與桐花,多了輕嵐,同樣吸睛。

DSC05678_調整大小.JPG DSC05680_調整大小.JPG  P1170819_調整大小.JPG 

現霞喀羅古道全線已不用辦理入山,5:30,離開海拔552公尺的民宿,前方未到張學良故居的左旁是清石道路,我們沿此寬敞道路蜿蜒而上,絲絲細雨已停,遠山明稜浮現。

DSC05643_調整大小.JPG  

清石產業道路,是昔日霞喀羅警備道路亦即霞喀羅古道的一部份,過石鹿部落之後,車道縮減為土石路,僅鋪設兩道車輪寬的水泥路面,此道路也是欣賞雪山山脈高山景觀與新竹後山迷人楓紅交融的最佳處所。

DSC05695_調整大小.JPG 

半個小時後道路開始變為狹窄的土石路,偶見爛泥,也有些許顛簸,由高雄搭乘的福斯四輪傳動9人座車,小心前進,6:10,晃抵石鹿步道口,此地海拔1688公尺,車行13.68公里,爬升1118公尺。

P1170820_調整大小.JPG 

這霞喀羅國家步道清泉段石鹿步道口,腹地小,僅容小巴迴車,前迎的是直通通的木階,與兩旁的解說牌,還有山頭上耀眼光芒的朝陽。

P1170821_調整大小.JPG P1170822_調整大小.JPG  DSC05697_調整大小.JPG 

吃吃平安小果凍,合影後,6:30,踏上霞喀羅古道,走進自然與歷史中。

P1170824_調整大小.JPG DSC05703_調整大小.JPG 

加了鋁製網的木階得以止滑,鑽過熱身的倒木,映入眼簾的是似水墨畫的林外遠山與綠意盎然的步道及兩旁直挺挺的杉林。

DSC05702_調整大小.JPG DSC05704_調整大小.JPG  P1170825_調整大小.JPG P1170826_調整大小.JPG P1170827_調整大小.JPG P1170828_調整大小.JPG 

6:45,和煦初陽映照著光亮一片,沁涼空氣撲鼻出香甜滿身,5分鐘後過1K處,再兩分鐘後的6:52,來到羅山林道岔。

P1170829_調整大小.JPG P1170830_調整大小.JPG P1170831_調整大小.JPG P1170832_調整大小.JPG P1170833_調整大小.JPG  DSC05709_調整大小.JPG  P1170834_調整大小.JPG DSC05713_調整大小.JPG 

此地有全程唯一的洗手間,其旁是高橋山登山口與民都有山另一登山口,此地海拔1732公尺,走了1.27公里,爬升53公尺。

P1170835_調整大小.JPG DSC05717_調整大小.JPG1557139329553_調整大小.jpg 

6:57,續前行,循階而上,兩分鐘隨即來到田村台駐在所遺址,位於高橋山與1998峰山腰上,高高長長的駁坎上方極其廣闊,1925年開鑿目前已崩塌的鹿場連嶺道路,即以此為起點,也是當時登臨大霸尖山的重要據點。

DSC05719_調整大小.JPG DSC05720_調整大小.JPGDSC05724_調整大小.JPG   P1170836_調整大小.JPG P1170837_調整大小.JPG  

7:05,續緩上,杉林中光陽輕灑著斑駁點點,我們也低著頭步步上移著,靜謐中時間彷如靜止著,在一個轉彎,稜外吸睛山景不禁讓我們駐足。

P1170838_調整大小.JPG DSC05728_調整大小.JPG    DSC05731_調整大小.JPG

7:25,過海拔1859公尺的2K處,已爬升約200公尺落差,讓我們稍感喘息與汗流,綠植與楓林也伴我們於7:35上到一片根床。

DSC05734_調整大小.JPG DSC05741_調整大小.JPG  P1170840_調整大小.JPG  

這大自然的巧奪天工,讓我們嘖嘖稱奇,於旭日中越了過,是片寬敞平地,此地海拔1939公尺,共已走了2.72公里,總爬升261公尺,我們小休。

DSC05743_調整大小.JPG DSC05744_調整大小.JPG 1557139374547_調整大小.jpg  P1170841_調整大小.JPG 

7:50,起身續上,幾分鐘後開始高繞,而猛一抬頭,卻見杜鵑盈滿枝頭,真讓我們欣萬分,過木炭窯遺址之後連續的攬繩陡上約6分鐘,上到大坍方處,邊休息邊欣賞林外的群巒疊翠。

P1170842_調整大小.JPGDSC05753_調整大小.JPG DSC05754_調整大小.JPG DSC05755_調整大小.JPG DSC05756_調整大小.JPG DSC05758_調整大小.JPG DSC05759_調整大小.JPG DSC05760_調整大小.JPG  

再往上幾步路的林外,喜見山頂有著雷達的樂山,其前是我們造訪過的榛山,以及右旁遠處雲海中尖尖的大霸尖山頭。

DSC05763_調整大小.JPG  P1170843_調整大小.JPG P1170846_調整大小.JPG P1170847_調整大小.JPG 

8:07,續行,5分鐘後接回古道,扎了隊友一下的咬人貓,石縫堆裡的小黃花,過地標之一的根頭,8:16,來到一鞍部,是霞山、石麻達山登山口,一旁頂上竟是珍貴的西施花。

DSC05765_調整大小.JPG DSC05766_調整大小.JPG  DSC05767_調整大小.JPG DSC05768_調整大小.JPG DSC05770_調整大小.JPG DSC05771_調整大小.JPG DSC05772_調整大小.JPG DSC05773_調整大小.JPG  P1170848_調整大小.JPG P1170849_調整大小.JPG 

西施杜鵑,杜鵑逸品,花中西施,故名西施花,是樹形為較高大的小喬木,葉子也是較厚的革質,花色在白至桃紅色之間,通常二至三朵花集生於枝端,為雌雄同株。

  P1170889_調整大小.JPG 1557139534606_調整大小.jpg  

花朵碩大,白晰亮麗的西施杜鵑,悄然於隨後的步道上灑下雪白一片,不比桐花遜色,更讓我們驚喜,也伴我們於8:22過3K路牌。

 DSC05777_調整大小.JPG    P1170852_調整大小.JPG P1170853_調整大小.JPG DSC05781_調整大小.JPG

幾步路後的右旁是霞喀羅大山登山口,海拔1994公尺,含高繞,實際腳程是3.63公里,總爬升350公尺,已是此程總爬升的一半了。

P1170854_調整大小.JPG P1170855_調整大小.JPG DSC05783_調整大小.JPG DSC05784_調整大小.JPG 

8:25,續行,沿崖邊蜿蜒,又見滿地西施落英,8:30,來到一高點,煙靄迷濛中合個影也樂開懷。

DSC05785_調整大小.JPG  P1170856_調整大小.JPG DSC05787_調整大小.JPG DSC05790_調整大小.JPG 

開始下坡了,沿著枕木階梯直下,過木橋,轟轟水聲不絕於耳,細細瀑水涓流而下,8:40的古道轉角,空谷幽徑,有著距離感之美。

  line_114974581475122_調整大小.jpgDSC05793_調整大小.JPGP1170859_調整大小.JPGP1170860_調整大小.JPGP1170861_調整大小.JPG  DSC05794_調整大小.JPG 1557139429670_調整大小.jpg 

一旁的嫩蕨、花兒,隨之而來的細瀑與正港山泉水,大夥掬它一口,體驗甘甜的滋味,隨後的澗水細流更是源源不絕。

P1170862_調整大小.JPG DSC05795_調整大小.JPG DSC05796_調整大小.JPG DSC05798_調整大小.JPG   P1170863_調整大小.JPG   P1170864_調整大小.JPGDSC05799_調整大小.JPG  P1170865_調整大小.JPG DSC05800_調整大小.JPG  

走過周圍盡是蒼翠地衣的大地,有如置身遠古侏儸紀,8:52,過4K處,行走於優美的松針毯地,8:56,穿過海拔2068公尺的霞喀羅大山北稜線鞍部,是古道最高點,共已走了4.95公里,總爬升403公尺。

P1170866_調整大小.JPGDSC05804_調整大小.JPG  P1170867_調整大小.JPG DSC05806_調整大小.JPG 

走過西施花道,9:07,來到另一霞山岔,有路標及保安林界碑,此地海拔2044公尺,共已走了5.61公里,總爬升419公尺。

P1170868_調整大小.JPG DSC05809_調整大小.JPG DSC05810_調整大小.JPG DSC05812_調整大小.JPG DSC05813_調整大小.JPG DSC05814_調整大小.JPG 

隨即過5K處,因多處崩塌的繞上繞下,官方里程碑已然變成參考之用了,地面也較多泥濘,陽光灑在覆著些許嵐靄的綠蕨上,鮮活躍跳;時有的木橋也串接著古道的一路順暢。

DSC05818_調整大小.JPG DSC05819_調整大小.JPG 

9:25,嘟嘟好的氣溫,沒有燠熱之感,走在古道平整的此路段,青山與綠樹,雲靄與藍天,幽徑與密林,交織著醉人的美的饗宴,是兵荒馬亂後的平靜。

P1170869_調整大小.JPG P1170870_調整大小.JPG P1170871_調整大小.JPG P1170872_調整大小.JPG 

9:27,過6K處,過巨木,過獵寮,9:34,來到楢山駐在所遺址,位於霞喀羅大山東南向長稜上,地位適中,春櫻秋槭,風景優美;此地海拔1938公尺,共已走了7.17公里,總爬升422公尺,粉色杜鵑亮麗於旁。

DSC05826_調整大小.JPG  P1170873_調整大小.JPG P1170874_調整大小.JPG P1170875_調整大小.JPG P1170876_調整大小.JPG DSC05833_調整大小.JPG 

9:38,續行,更形珍稀的粉色西施花盛開於頂上,越過步道的澗水也續懸於下,一路相隨的西施杜鵑此刻多了紫紅杜鵑爭相鬥艷,如瀑般開好開滿,賞心悅目,美不勝收。

DSC05835_調整大小.JPG  DSC05836_調整大小.JPG DSC05839_調整大小.JPG  P1170878_調整大小.JPG P1170879_調整大小.JPG DSC05841_調整大小.JPG 1557139567923_調整大小.jpg 

鑽過巧思倒木,隨即過7K處,嚴重坍方的此路段低切高繞交錯,濕滑難行,專注上下著,偶一抬頭,他隊山友也成了最美的風景。

DSC05843_調整大小.JPG DSC05844_調整大小.JPG  P1170880_調整大小.JPG DSC05846_調整大小.JPG DSC05851_調整大小.JPG  P1170881_調整大小.JPG P1170884_調整大小.JPG 

9:50,稍停腳步,舉目四望,遠山、溪瀑、雲浪與美麗山景,還有來時路大坍方對面的美麗花瀑,自成幽徑中絕美的一隅。

P1170883_調整大小.JPG P1170885_調整大小.JPG P1170886_調整大小.JPG 1557139469433_調整大小.jpg  P1170887_調整大小.JPG 

下切時相伴的又是粉色西施杜鵑與依舊浪漫紛飛的雪白西施杜鵑,這不期而遇的西施花期,不只盛開也一路相隨,真讓我們喜出望外。

DSC05853_調整大小.JPG  P1170888_調整大小.JPG P1170889_調整大小.JPG DSC05857_調整大小.JPG 

10:12,過8K處,登場的是巨木四兄弟與兩姊妹,溫柔光點下的棕紅松針細徑走來心曠神怡,清甜空氣中沿著山腰繞啊繞的更見悠然自得。

DSC05859_調整大小.JPG DSC05861_調整大小.JPG  P1170890_調整大小.JPG 

10:27,過9K處,走過木橋,繩索吊橋就在前方,是此程唯一的一座,也憶起達娜伊谷里美步道裡的三座小小繩索吊橋。

DSC05862_調整大小.JPG DSC05863_調整大小.JPG DSC05864_調整大小.JPG   P1170891_調整大小.JPG

慢慢走過窄長的此吊橋,體驗一下微微搖晃與背包滑過兩側唰唰聲響的絕妙感覺,隨即過溪,小心踩過湍急溪水中的巨石,10:37,上接古道。

DSC05866_調整大小.JPG 1557139551894_調整大小.jpg  P1170892_調整大小.JPG P1170893_調整大小.JPG  DSC05868_調整大小.JPG DSC05869_調整大小.JPG DSC05870_調整大小.JPG  

又見巨木,也見杜鵑,走過根頭,10:48,過10K,隨即來到朝日駐在所遺址,位於霞喀羅大山東南向長稜上,此地海拔1667公尺,共已走了11.01公里,總爬升455公尺。

P1170894_調整大小.JPG DSC05874_調整大小.JPG DSC05875_調整大小.JPG  P1170895_調整大小.JPG DSC05877_調整大小.JPG DSC05878_調整大小.JPG 

長長溪瀑轟轟竄流而下,隨著腳步繞近也益形壯觀,之後仍於林裡林外穿梭著,美麗花兒也適時現出轉換心情,而一路轉啊繞的每個轉角,都是令人雀躍驚喜的佳景。

P1170896_調整大小.JPG P1170897_調整大小.JPG P1170898_調整大小.JPG P1170899_調整大小.JPG P1170900_調整大小.JPG P1170901_調整大小.JPG DSC05881_調整大小.JPG DSC05882_調整大小.JPG 

10:55,再次過溪,已稍不怕湍流,全員順利通過,接回古道,約兩分鐘,霞喀羅吊橋已在前方。

P1170902_調整大小.JPG P1170903_調整大小.JPG P1170904_調整大小.JPG  DSC05886_調整大小.JPG DSC05887_調整大小.JPG    

漂亮的此吊橋,兩端兩側各有水泥橋墩鎮著,特殊工法的橋身極其特別,行走其間穩定舒適,橋下溪流瀑聲也隆隆。

P1170905_調整大小.JPG P1170906_調整大小.JPG  DSC05888_調整大小.JPG DSC05890_調整大小.JPG  P1170907_調整大小.JPG 

11:05,走過溪水竄道,5分鐘後過11K處,過木橋,過舊電桿,又見杉林,如此的上山下溪,百轉千迴,4小時無休,11:25,白石駐在所終於出現了。

P1170908_調整大小.JPG DSC05892_調整大小.JPG  P1170909_調整大小.JPG DSC05895_調整大小.JPG DSC05896_調整大小.JPG DSC05898_調整大小.JPG  P1170910_調整大小.JPG DSC05901_調整大小.JPG 

位於佐藤山北側沿稜2328峰之東北延伸稜尾上的此駐在所,昔日登大霸尖山多由此出發,也是古道的中點,是目前霞喀羅古道唯一保存完整的駐在所,已於2003年由林務局二次修復重生,此刻我們就來見證一番。

P1170911_調整大小.JPG 

此地海拔1625公尺,共已走了13.16公里(路標為12K),總爬升477公尺,耗時5小時,雙腳略感疲憊,於此午休,選擇戶外,避開蚊蟲,曬點太陽,小憩時見著頂頭的雲遮日,也有著幸福之感。

 DSC05902_調整大小.JPGP1170917_調整大小.JPG  DSC05903_調整大小.JPG 

四周廣闊,看來設備齊全,顯見當時的重要性,百年風雨早將古道變了容顏,古蹟遺址隱然迴盪著喃喃低訴,辛苦到此,值得細細瀏覽緬懷,切莫‥切莫來去太匆匆。

P1170912_調整大小.JPG P1170915_調整大小.JPG  P1170919_調整大小.JPG P1170920_調整大小.JPG 

12:30,開始此程第二階段往養老步道口出發,直下幾分鐘過12K處,即見整齊竹林,當年日軍即以此竹削尖埋地,對付赤著腳的泰雅族民‥‥。

DSC05915_調整大小.JPG DSC05917_調整大小.JPG DSC05918_調整大小.JPG  

一路下坡,路況良好,腳程也加快許多,12:52,過一帳篷,緣崖小心而過,過13K,順著崖邊細徑,走過確保鐵鏈,13:05,白石吊橋已在前方。

DSC05921_調整大小.JPG DSC05923_調整大小.JPG DSC05925_調整大小.JPG DSC05926_調整大小.JPG DSC05927_調整大小.JPG DSC05928_調整大小.JPGP1170923_調整大小.JPG DSC05931_調整大小.JPG 

此地海拔1300公尺,共已走了15.01公里,總爬升482公尺,此段下降約320公尺落差,雪白的此吊橋橫跨薩克亞金溪,附近為峽谷地形,橋長145公尺,深達90公尺,映襯著深邃溪谷與秀麗山巒,青山綠水也悠悠。

P1170925_調整大小.JPG P1170927_調整大小.JPG P1170928_調整大小.JPG 

於此靜謐幽谷,滿心喜悅地踏行而過,有著千山我獨行的遺世之感,此情此景,人生能有幾回?

DSC05932_調整大小.JPG 1557139695946_調整大小.jpgP1170926_調整大小.JPG  DSC05936_調整大小.JPG 

13:10,隨即往左下切,開始長達約1公里土石流區上上下下的奮戰,目前已做好牢靠木階的銜接,10分鐘完成第一波的陡下陡上。

DSC05939_調整大小.JPG DSC05940_調整大小.JPG DSC05941_調整大小.JPG  

旋即幾近垂直的陡上,已整建成固定木梯,得以緊抓階間的牢繩使力而上,5分鐘即抵坦地,再10分鐘後的第三段崩塌處,也花了10分鐘於盤根中的陡上陡下,13:45,終於接回古道。

DSC05942_調整大小.JPG DSC05944_調整大小.JPG DSC05948_調整大小.JPG 

有種出頭天的感覺,13:52,過14.5K處,這裡也是武神駐在所遺址,位布奴加里山西北稜,海拔1319公尺,實際已走了16.34公里,總爬升563公尺,由右上去瞧瞧,順便小休,也見著環繞的樟樹肖楠植群。

DSC05949_調整大小.JPG DSC05950_調整大小.JPG  P1170929_調整大小.JPG DSC05951_調整大小.JPG DSC05953_調整大小.JPG 

14:05,下回古道往右續行,約10分鐘後過15K處,又高繞約10分鐘,14:22,接回古道。

DSC05955_調整大小.JPG DSC05958_調整大小.JPG DSC05959_調整大小.JPG DSC05961_調整大小.JPG 

沒有惡地形了,踏上平整步道,左顧右瞧,喜見七葉一枝花,屬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4至8月開花,6至11片全緣葉片輪生於莖頂,生長在海拔1800公尺至3200公尺間的林下,尚未由人工引種,因傳聞可治病,已被濫採得幾近消失。

DSC05963_調整大小.JPG

幾分鐘後,赫見群聚黃花鳳仙,是台灣特有種的稀有植物,極其珍貴,上趟觀霧榛山之行,特地遍尋檜木區,未見其芳蹤,而今能於此相遇,自是萬分欣喜。

  DSC05992_調整大小.JPG 

14:32,轟轟水聲是布奴加里山登山口前的溪瀑,右側登山路條繽紛,此地海拔1358公尺,共已走了18.11公里,總爬升621公尺,回到熟悉的地方,也憶起上趟布奴加里山之行,於此地,隊長直指右旁仍是古道,可通往白石吊橋,此刻,已連結了。

P1170930_調整大小.JPG DSC05966_調整大小.JPG DSC05967_調整大小.JPG DSC05968_調整大小.JPG 

14:35,走過已重新整修的木橋,踏上已知的未來,心情頓覺輕鬆開來,緩上中,原有的落石區已清理了,14:43,走過竹林,走過杜鵑,14:52,來到馬鞍駐在所遺址。

P1170931_調整大小.JPG DSC05969_調整大小.JPG DSC05970_調整大小.JPG DSC05971_調整大小.JPG  P1170932_調整大小.JPG 

此遺址位於養老山西稜小鞍部,海拔1425公尺,共已走了19.03公里,總爬升689公尺,舊地重遊,當時的棕紅暮楓又成楓香綠林的四季更迭,而遺址上頭僅存酒瓶堆疊著歲月的朝代更替,也令人不勝唏噓。

P1170933_調整大小.JPG P1170934_調整大小.JPG P1170935_調整大小.JPG 

15:07,起身續行,兩分鐘即來到17K處,此刻的里程碑成了倒數之用,亦即尚有5公里的路要走,而原為高繞的崎嶇山頭,變為平整寬敞的高地,儼然已成為古道的一部份了。

DSC05976_調整大小.JPG DSC05978_調整大小.JPG DSC05979_調整大小.JPG DSC05980_調整大小.JPG 

15:15,接回古道,因雨季使整個路面變得泥濘萬分,忽左忽右地穿行其中,15:28,過18K,3分鐘後來到美麗的孟宗竹區。

DSC05982_調整大小.JPG DSC05983_調整大小.JPG DSC05987_調整大小.JPG  

宛如綠林隧道,穿行而過,15:35,來到粟園駐在所遺址,此地海拔1408公尺,共已走了20.54公里,總爬升721公尺,不作停留,走過碩大海棠,又見珍稀黃花鳳仙。

DSC05988_調整大小.JPG DSC05989_調整大小.JPG DSC05990_調整大小.JPG DSC05991_調整大小.JPG  DSC05964_調整大小.JPG 

15:47,過木炭窯遺址,16:00,過20K,過木橋,16:15,過21K,已剩最後一哩路了。

DSC05993_調整大小.JPG DSC05994_調整大小.JPG DSC05998_調整大小.JPG DSC06001_調整大小.JPG 

5分鐘後,當年好端端路段赫見超大面積崩塌,著實讓人心驚,也見識著滄海桑田,隨即過竹林,過巨岩轉角,養老步道口就在前方,此刻16:30。

DSC06005_調整大小.JPG DSC06006_調整大小.JPG DSC06007_調整大小.JPG DSC06008_調整大小.JPG DSC06009_調整大小.JPG 

此地海拔1285公尺,共已走了24.34公里,總爬升734公尺,最當感謝的是隊長的帶領與隊友的相伴,給了張張暢快的留影。

DSC06012_調整大小.JPG  P1170936_調整大小.JPG P1170937_調整大小.JPG  

稍事停留,16:36,往出口續行,光嫂人未到聲先到,也笑盈盈地等在路口,16:38,踏上海拔1271公尺的產業道路,圓滿完成這總計24.64公里總爬升737公尺的古道尋幽之旅。

DSC06015_調整大小.JPG DSC06017_調整大小.JPG  DSC06018_調整大小.JPG line_114882285953886_調整大小.jpg  

此時,雨,絲絲滴落,享用特地由宇老帶上來的臭豆腐名產,兩者都讓人感恩;17:05離開,車行約8公里產業道路接竹60,下內灣,回竹東120縣道的小7享用晚餐,於22:50回到高雄。

清泉至養老,五峰鄉至尖石鄉,這約25公里的長長古道,有杉林、楓香、櫻樹、杜鵑、竹林,還有珍稀的西施杜鵑、七葉一枝花與黃花鳳仙;有溪瀑、澗水、小橋、松針,花道,以及一座繩索吊橋與兩座美長吊橋;有多個駐在所遺址,是泰雅族捍衛家園與血淚抗爭的史蹟,交織著獨有的豐碩內涵,誠如古道作家徐如林所言:歷史是一條不斷向前流的長河,過去了,就無法重來;這悠悠古道,在細緻絕美的景致中,有著深深的思古之幽情,值得走它一趟,緬懷沉浸其中。感謝隊長行程精準的運籌帷幄,感謝老天於鋒面連日驟雨中特別騰出一日的大好晴天,感恩所有。

 小叮嚀:1.步道有多處坍塌,所以全程實測為24.64公里(官方里程為22K)

                                  2.目前全程已不用申請入山

            3.因地質脆弱,行前路況請先參酌林務局網站,或電詢桃山派出所、當地民宿業者。

 

 【感恩篇】

〈沒有特別的期待,巧遇奢華的大自然饗宴〉

古道重新開放通行,消息不脛而走,登山客趨之若鶩,原本打算單純地趕搭這班古道熱列車,橫越步道,看看前人為了生存所留下的印跡,緬懷從前悲壯的故事,經走了一趟後,卻讓人感動不已。

梅雨季提早來到,已連下好幾天的雨,清晨雨勢漸歇,清泉聚落裡,河流溪水汨汨流動著,昨晚的景色,早晨重現,更明晰動人,四面環山,寧靜的氣息,籠罩了小鎮,的確是旅人歇腳喘息的好地方;小巴依約載著活躍的探訪者,出發了,沿著上坪溪河岸經清石道路往石鹿登山口而去,小巴嘶吼地在蜿蜒的林道上努力爬升,空氣中夾帶著小水滴的霧氣,不時依附在前方的擋風玻璃上,讓小巴的〝手臂〞不停地飛舞著,司機大哥也不時挪移著身體往方向盤靠,注視著路況,專注的神情令人感動,雖然道路狹窄但路況出奇的好,讓人寬心不少;隨著小巴慢慢把海拔拉高,天氣也逐漸好轉,景色漸漸明晰,美麗壯闊的山景和深山幽谷的風光,一覽無遺,就此展開古道行的序曲。

步道平緩好走,一踏入0 K標幟,極目四望,森林裡一片蒼綠青翠,寧靜和祥,每走一步都怕吵醒了它,大夥漫行步道上,百花競豔大飽眼福,眼尖的山友,也不小心認出黃花鳳仙的蹤影,讓人驚豔;林相多變,讓人不厭煩;巨木林立,不時巧遇,端詳古木,讓人景仰;走過了幽遠的步道,一個轉角,一個回眸,就會有讓人驚豔的景色,也使得每一步,都因雀躍的心而更加輕盈;古道之行,收穫頗豐,心靈更加踏實,讓生命充滿了希望,謝謝同伴們的〝一起走〞,感謝上蒼的保佑。

DSC05744_調整大小.JPG DSC05794_調整大小.JPG DSC05942_調整大小.JPG 

 

古道的花

P1170888_調整大小.JPG P1170889_調整大小.JPG 1557139567923_調整大小.jpg line_114897811523502_調整大小.jpg line_114909508033811_調整大小.jpg line_115148284520286_調整大小.jpg  DSC05768_調整大小.JPG DSC05796_調整大小.JPG DSC05798_調整大小.JPG DSC05882_調整大小.JPG DSC05896_調整大小.JPG DSC05906_調整大小.JPG DSC05992_調整大小.JPG

古道的菇

DSC05727_調整大小.JPG DSC05736_調整大小.JPG DSC05746_調整大小.JPG DSC05817_調整大小.JPG DSC05820_調整大小.JPG DSC05960_調整大小.JPG DSC05962_調整大小.JPG 60010202_1808246035942334_3628685617757421568_n.jpg line_114905396770349_調整大小.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28園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