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1~12 南投仁愛-能高越嶺國家步道(西段)登尾上山下雲天宮順訪母安山行程記述
【行進路線簡述】
A.屯原登山口(H2041m)→【70分】→ 3K替代道路岔(H2323m)→【25分】
→ 4.1K尾上山南稜登山口(H2355m)→【10分】→ 4.47K雲海保線所(H2360m)
B. 尾上山南稜登山口(H2355m)→【65分】→ 尾上山(H2682m)→【52分】
→ 能高越嶺高繞路線岔→【82分】→尾上山雲天宮西稜新登山口(H2177m)
C. 母安山產道石階登口→【3分】→ 母安山基點峰(H1475m)→ 回產道→【10分】
→ 母安山主峰(H1528m)
D. 屯原登山口→雲海保線所 1小時45分,爬升500公尺
尾上山:南稜上 1小時5分,爬升330公尺
西稜下 2小時15分,落差505公尺
(以上均為不含休息的行程時間,全程約10公里,含休息共8小時完成)
【實際攀登篇】
簡介:尾上山,海拔2682公尺,三等三角點,位南投縣仁愛鄉,能高越嶺古道經過其南側山腰,為廬山六寶之首;母安山,海拔1475公尺,三等三角點,位南投縣仁愛鄉,屬於中央山脈,海拔1528公尺的主峰有微波反射塔及控制點,因山形似富士山,又稱作「波阿倫富士山」,為廬山六寶老么;能高越嶺古道,由南投縣仁愛鄉通過台灣中央山脈中段奇萊連峰與能高連峰,至花蓮縣秀林鄉銅門村,曾是賽德克族行獵往來的社路及日治時期的警備交通要道,現為台電高壓輸電保線路,目前古道步道僅存由屯原至五甲崩山前的27公里,是國家步道中最具代表性的高山步道;全程含午休共8小時完成。
行程:四條國家步道,已造訪過浸水營步道、霞喀羅步道及合歡越嶺步道部份路段,期待已久的能高越嶺步道終於能走上一段,欣喜且期待,星期六中午,南投仁愛,我們登山散心去。
艷陽高照,熱浪襲人,一路鳳凰花開,途中古坑休息站已見車潮,造訪過的雲林大尖山連稜、集集大山與舊武界越山連稜,於隨後的車行中壯麗而過。
由國6下埔里,直驅台14-71.3K,左轉部落狹窄農路約7分鐘車程,16:15,抵約2K處,路口有溫室玫瑰園,有夢谷瀑布告示牌。
左沿溪畔前行,約兩分鐘抵夢谷瀑布,由欄杆圍籬外即可完整入目,禁止戲水的溪底人群仍多,瀑聲也隆隆。
夢谷瀑布,位於仁愛鄉南豐村南山溪部落的眉溪溪谷,屬懸谷式瀑布,只見瀑水飛懸於彩岩絕壁間,是其特色,與觀音瀑布、彩蝶瀑布合稱「埔霧三瀑」。
16:40,出台14,約20分鐘來到海拔1148公尺的霧社享用晚餐後,大雨傾盆中往92.6K海拔1391公尺的廬山部落,夜宿馬蘭民宿,雨中更顯冷冽,謹守防疫社交距離,床位仍加訂入住。
5:20,曙光中回部落教堂旁老闆開的早餐店,享用免費的豐盛早餐,外頭能高、南華山稜清晰在目。
6:00,於和煦晨曦中沿台14蜿蜒而上,山壁上橘紅杜鵑花、純白野百合美美而過,過99K終點,海拔1986公尺,是能高越嶺古道西段入口。
小車可直行續接約3.2K的產業道路,6:30,海拔2041公尺的屯原登山口已在前方,路口左側產道可行車往雲天宮,右側國家步道意象圖最是迷人。
此西段步道,現已不用申辦入山,9/1前,天池山莊整修,僅開放露營小區住宿,吃吃平安小果凍,6:40,備感興奮地踏上古道,穿越時空,走進歷史中。
緩上中,相迎的是玉山石竹等美麗花兒,5分鐘後過崩塌地,右側疊翠群巒靜靜地沐浴於晨光中。
4分鐘後又見崩塌,細步而過,隔著塔羅灣溪,眺望聳立於中間像富士山形的馬海濮富士山,以及其前方的再生山,稍緩了心情。
6:55,過0.5K處,崩塌更見寬廣,定睛細看,才知雜亂一堆是何物,由左側小心而過,來到護欄處,廬山六寶老二的馬海濮富士山已於較遠的中間了。
續直上,繞過廢棄的水泥橋墩,7:05,過吊橋遺址,旋即過1K處。
古道現出水泥路面原貌,馬海濮富士山依舊相隨,也多了綠蔭與溪澗小橋。
野芒、草花與群巒,還有每個轉角的朝陽輕灑,伴我們於7:30,過台電甲41,上抵海拔2224公尺的2K處,已爬升約360公尺落差,也汗流。
之後已較平緩了,林蔭幽深,3分鐘即過輸電線路下方,奇萊南峰南華山尖聳入目,能高連稜迤邐於其右,此附近為昔日富士見駐在所範圍。
7:50,來到海拔2323公尺的3K處,也是能高越嶺高繞路線岔,到雲天宮4.5K,是古道的替代道路。
各色花兒相繼露臉,古道蜿蜒無盡延伸,15分鐘後過3.5K,之後林相丕變,古木蔽天,美景如畫,令人望而悅之。
走過幽徑兩分鐘,不知不覺中已來到4K處,再100公尺後的4.1K岔,是海拔2355公尺的尾上山南稜登山口,此刻8:15。
先走趟古道重要據點雲海保線所,轉個彎是1號吊橋,光束輕罩,靜謐舒爽,晴空萬里,翠綠滿盈。
接續的隘口,百年前的殺戮戰場如過往雲煙,歷史已翻頁成古色古香,松蘿增添了淒美,綠苔凸顯著歲月,8:25,過土地公廟福雲宮,是古道的守護神。
走過勁高老樹,保線所已在前方,是4.47K處,海拔2360公尺,雖沁涼已全身濕透,此刻8:27。
環顧這尾上山南稜的尾上駐在所遺址,是觀賞雲海的好地方,故更名雲海保線所,有蒼松、有疊巒、有花海,還有快樂的我們。
下個月行程,隊長超前部署,先讓我們往前走一小段,體驗一下之後的古道氛圍,有老酒瓶牆、高山群花、天池指標以及4.5K路標。
折回的花海中,直挺挺的花莖與右側的天線毫無違和感,藍天下的花苞更是獨秀絕美。
9:05,原路而回,稍駐足土地公廟10分鐘,喜見遠處如盆栽的一景,兀自美麗於藍天下,隨後再次倘佯於吊橋美景,9:22,回到尾上山登山口。
9:25,拉繩躍上,開始本行程的登山之旅,自此一路不停歇的陡上,10分鐘後過廢林道,往右續陡上,9:40來到大樹洞。
一路各色山中小精靈,於直上中給了心情的轉換也亮了林間,9:50,於大松樹下小休,此地海拔2503公尺,爬升約150公尺。
9:55,起身,開始高細箭竹與雜木林的穿梭直上,滿目翠綠,空氣清新,原始靜謐,花兒相隨,好美的林間。
幾分鐘後松林漸出,踏在鬆軟如毯的棕紅細徑,千姿百態的高壯松林幕幕於其間,偶有的鮮綠箭竹點綴其中,於辛苦的直上中增添了喜悅之情。
10:15,再次小休,已來到海拔2576公尺,離峰頂僅100公尺落差了,以松針為蓆,松果為寶,於烈焰的夏日中,盡享山野林間的一抹清涼。
10:30,起身續上,於箭竹與松林的交錯中,低著頭奮力陡上約20分鐘,猛一抬頭,尾上山僅剩10公尺,是武浪洋山岔口,精神立馬為之一振。
1分鐘後,10:50,上抵海拔2682公尺廬山六寶老大的尾上山,雖無視野,但松枝如燭依偎於藍天下,仍是吸睛。
不作停留,10:55,由另一側而回,旋即是一波又一波幾近垂直的陡下,盤根、箭竹等所有能作確保的都不放過,找好踏點,全神貫注,步步下移。
約10來分鐘後,得以踩踏的地面卻是碎岩與松針,於直下中增添無比滑溜,待下至一較平緩鞍部,11:22,我們於此午休。
溫熱泡麵與香醇咖啡是美味佳餚,溫暖光陽給了嘟嘟好的氣溫,得以小睡半小時是奢侈享受,綠寶石森林則是上天的恩賜。
12:35,飯飽休足,續回,隨之而來的是連綿鐵杉林,高掛於上的巨菇、如休閒椅的樹洞與連體巨木都讓我們嘖嘖稱奇。
暗忖自此一路悠哉緩下,豈知稜線路陡下陡上幾個山頭,下多上少,直到腳痠腿軟,幸有大片如魔法森林的謎樣綠野,在偶而的停歇中給了賞心與悅目。
13:00,來到能高越嶺高繞路線岔,可下接早上經過的能高古道3K處,我們循能高越嶺高繞路線往雲天宮方向續下。
仍是陡下復陡上,13:09,過2532峰,5分鐘後再於綠蕨滿鋪的細徑中穿梭直下。
之後開始見著架設牢固的圍欄,於長長的陡下中,得以避開邊坡瘦稜與厚滑落葉可能衍生的危險。
其後加入的網籬,更讓陡下中給了十足的確保,13:32,林外已霧茫一片。
再經10來分鐘的小心陡下,13:45,來到2425峰,我們小休,午休後到此已奮鬥了一個小時多,大家忙著關注尚需多久才能出頭天。
13:55,續行,踩著已被厚厚落葉鋪滿的擋土包小心而下,約10來分鐘過危崖,再3分鐘後的邊坡更是怵目驚心,只見樹根裸露、路基掏空,快步而過。
慢慢地,路漸平整,全綠樹身美美而過,14:32,終於見著橫過的產業道路,出海拔2177公尺的能高越嶺高繞路線入口,也是尾上山西稜新登山口。
右沿產道前行約100公尺,雲天宮就在前方,有水及洗手間,可遠眺清境農場及正前下方的部落開墾景象。
15:00,驅車離開,5分鐘後過屯原登山口,再15分鐘過台14-99K終點處,15:35,回到廬山部落,有著密集基台的母安山清晰於前方左側。
由92.4K公路旁產道一路直上約550公尺,完全沒有路標,15:47,隊長憑其經驗找到捷徑密碼M959,上切兩分鐘的左側有座似章魚的地殼變動測量儀,僅有一登山布條。
前行,走過測量儀,鑽過野芒,不消一分鐘,來到海拔1475公尺廬山六寶老么的母安山基點峰,三等基石5959,即是路口密碼,只有隊長懂得。
15:55,原路4分鐘回到路口,16:00,車續往上前行,可到約600公尺的路底基台房舍下方,然路益見陡峭狹小,兩分鐘後的農舍旁,車就懶得上了。
撐把傘,瞄準目標,於茶園中切、切、切,幾分鐘後還是乖乖地走產業道路,16:15,上抵主峰基台群,尋找基石又成了尋寶遊戲樂了大家。
是在最左機房的最左側空地上,這是海拔1528公尺的母安山主峰,有一林地控制點,圖根補點因天氣太熱就不找了,歡喜留影後,16:20,直接由右側下產業道路。
沿產道直下,湛藍晴空中,廣闊茶園、紅楓與南華山、奇萊南峰、合歡山、尾上山、清境等群山環伺於旁,過邊坡監測儀器,16:28,回抵農舍。
4分鐘車程出台14-92.4K處,到87K廬山溫泉附近繞繞,18:15,於埔里市區亞卓客家菜享用豐盛晚餐,22:00,回到高雄。
一段古道,一座山岳,真是個好組合,交通部將2020年訂為「脊梁山脈旅遊年」,體驗臺灣的「奇、險、峻、秀」,而能高越嶺國家步道是台灣最古老的東西橫貫道路,是脊梁山脈旅遊之經典路線,中央山脈的奇峰羅列、綿亙起伏,奇、險、峻、秀俱全,是五星級的高山國家步道;而尾上山全稜之行,鐵杉、松林的珍貴純林,更是令人驚艷,南稜的松針,西稜的落葉,各有其特色,真是不虛此行;隊長總能規劃如此絕佳行程,讓我們能盡享全國山林之美,著實感佩;隊友總能儘量抽空同行,共享山野奇景,何其有幸,感恩所有。
【感恩篇】
(仲夏酷暑,往高海拔山林涼爽去)
平緩好走的能高越嶺道,踏上通往能高替代高繞山徑卻是截然不同的陡峭;山徑在蓊鬱的森林裡穿梭,將日頭抵擋在外,山風也不時吹拂著,我們遇到了好天氣,感恩!
舉目四望,巨木成林巍然聳立在山徑的兩旁,落葉松針將一整片森林坡地染成金黃華麗,與青色的樹叢成強烈的對比;大夥一步步往前跨,緩慢的步伐卻相當輕盈篤定,感謝前人開闢的山路。
細娟的嫣紅杜鵑花一起綻放漫過山腰雜樹叢,像是井然有序的花圃,令人驚艷;美麗的森林撫平我們看到破敗山谷和山坡的景象,帶給我們平靜;眺望巍峨的山巒,似在俯瞰著我們向大家招手,歡迎光臨的樣子,心中的驚悸和衝動油然而生。
感謝大家的參與,甘願舟車勞頓造訪這人間淨土,中級山的經典之路。
此程的花
菇
協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