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08~09 新竹龍鳳蓮縱走(芎林飛鳳山-竹北蓮華寺)行程記述
【行進路線簡述】
芎林修心宮(H191m)→【1.92K,50分】→飛鳳山(H420m)→【7.06K,130分】
→高梘頭山(H174m)→【5.02K,105分】→石頭坑山二等(H235m)→【0.16K,3分】
→石頭坑山三等(H234m)→【4.92K,90分】→吧里國山(H166m)→【0.46K,15分】
→犁頭山(H154m)→【1.97K,35分,另車程4分】→竹北蓮華寺(H47m)
總計:21.51公里,總爬升949公尺(另車程4分鐘約0.8公里抵蓮華寺)
修心宮雙鳳亭(H191m)→【1.41K,40分】→相思崖(H444m)→【0.51K,10分】
→飛鳳山(H420m)→【1.05K,25分】→心鮮森林岔(H207m)→【0.98K,15分】
→心鮮大門前(H175m)→【2.51K,45分】→中坑一號橋岔(H125m)→【1.29K,18分】
→中坑村文華街大馬路岔(H98m)→【0.47K,7分】→鄧雨賢園區(H96m)→【0.55K,13分】
→文林古道口(H145m)→【0.21K,7分】→高梘頭山(H174m)→【2.35K,45分】
→坡塘窩二號橋岔(H136m)→【1.18K,20分】→髮夾彎重要路口(H96m)→【1.49K,40分】
→石頭坑山二等(H235m)→【0.16K,3分】→石頭坑山三等(H234m)→【0.88K,20分】
→三段崎古道接柏油路岔(H169m)→【4.04K,70分】→吧里國山(H166m)→【0.46K,15分】
→犁頭山(H154m)→【1.97K,35分】→文華路155號(H44m)→【車程4分】→蓮華寺(H47m)
【實際攀登篇】
簡介:飛鳳山,海拔423公尺,測量局三等控制點,小百岳,因山形如飛鳳引頸而得名,位於新竹縣芎林鄉中坑村與新鳳村交界處,屬飛鳳山丘陵;高梘頭山,海拔175公尺,聯勤製圖廠三等三角點內補,又稱九芎林角山;石頭坑山,海拔237公尺,二等三角點及頭前溪水源保護區界;石頭坑山,海拔235公尺,三等三角點;吧里國山,海拔175公尺,無名基石;犁頭山,海拔157公尺,三等三角點及頭前溪水源保護區界,又稱犁頭下山;全程含休息約10.5小時完成。
行程:2014年4月走過飛沙縱走,此趟以飛鳳山為共同起點的龍鳳連稜縱走,倍感親切,自是期待,星期六中午,新竹芎林,我們出發走向大自然。
和煦冬陽伴著我們馳騁於高速公路上,今日適逢元宵,西螺休息站的七彩燈籠與難得的嫣紅大葉欖仁,轉換了武肺陰霾心情。
16:10接國3,下竹東交流道,於附近7-11旁甕仔雞餐廳享用美食慶元宵,仍宿桃園勞工育樂中心,周邊與石門山登山口滿是盛開山櫻花,也讓我們喜出望外。
清晨約5點離開民宿,走國3下竹東交流道,逕往芎林,5:25抵7-11停留約1小時,享用早餐備妥行動糧。
轉竹24,3分鐘車程的6:27,抵3.5K飛鳳山牌樓,前方第一停車場對面的古蹟感應橋,其旁豎立著三塊關於飛鳳山開發史的舊石碑。
捨由代勸堂石階步道上登,6:37,驅車續直行,4分鐘後抵修心宮下方雙鳳亭旁,海拔191公尺,吃吃平安小蛋糕,整裝留影後,6:50,正式啟程。
前行約兩分鐘的右旁是往觀日坪古道經石壁潭山,上趟飛沙縱走即由此上觀日亭、中坑山,縱走全稜,此趟改走飛鳳山主步道上山,續前行約4分鐘,抵觀日坪古道北段登山口。
7:00,踏上,於盤根圓石山徑一路陡上,頂上強風呼嘯,7:20,見著左旁堆石。
續陡上約5分鐘抵一休憩亭,此地海拔404公尺,走了1.14公里,總爬升213公尺,已氣喘吁吁,小休並欣賞滿園杜鵑花開。
7:32,續上,已較平緩,6分鐘後抵石階步道岔。
右上不遠處即為相思崖,此地海拔444公尺,共已走了1.41公里,總爬升257公尺,亮麗大紅杜鵑與稜外鄉居美美相迎,此刻7:40。
循階續上可往觀日亭,7:45,我們回走,沿石階直下,之後踩踏在森林步道,雪白杜鵑、紫紅鳶尾花等夾道而過。
7:52,下抵第二涼亭,由涼亭右後右上幾步路,7:54,抵海拔420公尺的小百岳飛鳳山,有個控制點基石,共已走了1.92公里,總爬升269公尺。
8:02,下回涼亭,續右下,過同心石,8:10下抵海拔335公尺的第一涼亭,共已走了2.3公里,總爬升271公尺。
由涼亭左側繞到後頭,沿步道往第二停車場方向續下,有稜外美景與路標,8:26下到公路。
往右沿公路續行,過2.5K的右側為休園中的心鮮森林入口,海拔207公尺,共已走了2.97公里,總爬升271公尺,此刻8:27,小休。
8:35,繞過鐵鏈路障,進入園區道路,赫見崩壁,也見修剪整齊山壁,8:50,來到心鮮森林大門前,海拔175公尺,共已走了3.95公里,總爬升311公尺。
循右側轉角樹上熱心山友貼心設置的指標,往右續行至盡頭再左往,暮楓、野芒一路相伴。
9:05,過高速公路路標後兩分鐘,來到岔口,指標釘於路面更具巧思與妥當,之後的密集路標指引我們於9:13過鐵鏈與隨之的路障,出產業道路,此地海拔187公尺,共已走了5.13公里,總爬升379公尺。
左往,來到橘園區,橘紅果實累累垂掛,多樣品種有大有小,琳琅滿目,鏡內身影,周遭美景,於踢在硬梆梆產道上自娛娛人,也給了不一樣的田園風光感受。
9:35,來到中坑一號橋,海拔125公尺,共已走了6.46公里,總爬升379公尺,出公路,進入中坑村。
續行約10來分鐘,穿過國3,於9:53,來到中坑村文華街大馬路岔,海拔98公尺,共已走了7.75公里,總爬升383公尺。
續前行,來到雙匯橋,右側是大華科大,再前行幾分鐘,10:00,來到竹21-8K的鄧雨賢紀念公園,幾許音符的點綴多了份藝文氛圍。
此地海拔96公尺,共已走了8.22公里,總爬升389公尺,由飛鳳山第一涼亭到此,已走了近6公里約2小時的產道,右腳趾們已群起造反了,小休。
10:20,由園區涼亭右旁步道走小段路,再循右旁石階上到社區,隨即往左,沿社區最左的小道過一籃球場旁,即接一直行小山徑,有路標指引,此刻10:25。
風仍大,開始山稜之旅,一踏入的右旁遠方,即為走過的飛沙連稜,也備覺親切。
10:30,續陡上,芒花夾道,細竹接續,10:33,來到文林古道入口,此地海拔145公尺,共已走了8.77公里,總爬升444公尺。
兩分鐘後的直上石階,隨後是自然山徑,頂上強風枝搖葉動,風聲蕭蕭,伴我們於10:40抵海拔174公尺的高梘頭山,共已走了8.98公里,總爬升473公尺。
基石旁6個小土地界標圍成個圈圈,與一旁200公尺里程高柱,成了此三角點的最大特色。
10:48,續行古道,一路細高竹林夾道,清朗幽靜,警示牌與無缺路標,伴我們於10分鐘後過一奇株。
兩分鐘後的長長直上木梯,多處腐朽,小心踩踏,過有木椅的越嶺點,隊長與路標的感恩合影與像洋芋片的菇群,多點歡樂地於11:12抵三叉路口涼亭,長桌上有一彌勒佛。
此地海拔181公尺,共已走了10.18公里,總爬升540公尺,里程已看到10,接近此程的一半了,於此午休,已是正午的此刻,氣溫僅16度,豐盛熱泡麵、香醇星咖啡、飯後的小睡,何等愜意。
左下往紙寮窩登山口及古道支線2.4K終點出口,12:30,我們右往新埔方向,小段山徑略顯荒蕪,之後細竹夾道,寬敞平整,10分鐘後出產道岔。
左往,遠處竹北高樓林立,養雞場旁茶花爭豔,漂亮農路延伸引領我們於12:45出產業道路。
復左往約5分鐘,出竹115公路,路口為坡塘窩二號橋,上方有文德路570巷路牌,此地海拔136公尺,共已走了11.33公里,總爬升570公尺。
沿公路右行緩上,幾分鐘後過坡塘窩一號橋,到了新埔鎮,兩分鐘後來到前方左側岔路,路標清楚指引。
13:00,緩上,10分鐘後來到海拔96公尺的重要岔口,共已走了12.51公里,總爬升590公尺,急右轉髮夾彎接小水泥農路。
待會兒要走的長稜橫亙於前方,13:15跨過鐵鏈續緩上,又見橘園也見竹林,撿拾並綁好被掉落的指示牌。
13:22,漸次入林,森林已見原始,起伏也大,上下兩深溝,過農舍,過橘園,13:35,於產道制高點休息點小休,此地海拔167公尺,共已走了13.33公里,總爬升670公尺。
13:42,起身,一個右轉,映入眼簾的是夾道盛開櫻花,這不期而遇,真是美,真是幸運,也留戀其間。
續行的梅花梅果、已過季節的聖誕紅,仍繽紛於旁,遇叉路右上,過橘園,開始連著幾波約10來分鐘的陡上下,14:00,上抵海拔235公尺的石頭坑山。
共已走了14公里,總爬升761公尺,有二等三角點及保護區界雙基石,有稜外美景,雖累癱也快樂留影。
14:12續行,14:15即抵海拔234公尺三等三角點的石頭坑山,共已走了14.16公里,總爬升763公尺。
14:20,起身,3分鐘後抵T字路口,是三段崎古道,右轉,循著很有古道風的圓石小徑直下,過鐵橋,14:32來到古厝,早年的建材與首見的豌豆花都吸引我們的目光。
14:35,來到石棚土地公岔,大樹與石棚於上,由下邊左側續行,也瞥見林外鄉居美景,14:40出古道口,接三段崎古道水泥路。
此地海拔169公尺,共已走了15.04公里,總爬升772公尺,14:45,右沿水泥路來到高點,左往入林,約15分鐘,終於見到路標,更安了心,15:05,來到鄉界。
直行,旋即過一水準點及岔口,自早一路不時的左轉右轉右轉左轉,此刻已是暈頭轉向,還好有熱心山友的路標與隊長十足的方向感,得以順利前行,15:08,右轉,續行。
郊山長稜,選擇初春,可避開蚊蟲暑熱,此地山徑清朗平整,綠意盎然,4分鐘後來到新墾地,為免破壞,由右繞過,兩分鐘後接上墾地續右前行。
落羽松苗、七里香幼株,與紅土相互輝映成美麗大地,復依路條連過兩岔口,再依指標往犁頭山方向左往,再左入林內。
循路標,15:32過架於高處的水塔,隨即出岔口,先左往觀景台,欣賞竹北這新市鎮的美麗縮影。
15:35,往回走,直行到盡頭岔口,左轉入林,往吧里國山前行,山徑青翠漂亮,平整易行,一路指標不缺。
15:50,來到一展望點,竹北市區高鐵站、紅橋墩一覽無遺。
一旁崩塌極深,小心走在崖邊,也上下其間,在高鐵不時的呼嘯聲中,15:55,終於上抵海拔166公尺的吧里國山,共已走了19.08公里,總爬升880公尺。
已走了近20公里路,此程也剩最後一座山頭了,小休。
打起精神,16:10,續行,幾波拉繩陡上下,離市區更近了,16:25,終於抵達海拔154公尺的犁頭山,共已走了19.54公里,總爬升932公尺。
赫見峰頂大興土木,怪手盤據,滿是深寬坑洞,面對一旁崖邊,基石也岌岌可危,幸觀景平台完好,小休。
於有限的空間裡,要將隊友們及兩基石全面入鏡,也煞費周章,在雙腳已難撐蹲或站中,第三張終於完美完成,記憶將更形深刻甜美。
陡峭下切稜線路因工程進行而有警示,如封,理應於此開始封上,但面對未知且時候已不早,選擇由觀景台另一側循便道而回,16:40,雙腳考驗,心情愉悅,踏上原為文山步道的鬆軟土徑直下。
藉由Google於17:00出社區,接118公路左往,過高鐵高架、過彌陀寺,往竹北方向而行,17:16,在新埔鎮文華路155號民宅前小休。
此地海拔44公尺,共已走了21.51公里,總爬升949公尺,由犁頭山頂到此已走了兩公里,離終點雖已不遠卻也累壞了,決定請陳司機幫忙,4分鐘車程,17:25抵竹北蓮華寺。
梳洗換裝,見著蓮華寺右旁階梯,原是此程稜線最後出口處,因遇特殊狀況,最後也殊途同歸,圓滿完成這精彩豐碩似迷宮的長稜之旅,於附近7-11享用熱騰騰牛肉麵,21:40回到高雄。
由芎林飛鳳山稜脈接竹北文山步道龍脈的龍鳳縱走,鎮日於芎林、新埔、竹北間穿梭,漫漫20餘公里的長路,有山徑、農路、產道、公路、古道、步道,如蛛網般串接;有芒花、暮楓、杜鵑、山櫻、茶花、梅花、聖誕紅,屬不同季節卻齊聚一堂;有登山健行的體驗、已知與未知的考驗、找路與尋覓的刺激、山頭與城鄉的造訪,交織著精彩與絕美的一程;隊長豐富的登山經驗與縝密的行程規劃,帶我們完成這不可能的任務,著實感佩;老天恩賜乾冷無雨的好天氣,極盡感恩;美好記憶將就此銘刻,感恩所有。
【感恩篇】
(綿延的郊山連稜,一條嘔心瀝血所開拓的縱走路徑)
低海拔的山嶺,因靠近聚落,人與大自然爭地,而道路縱橫錯置,常讓登山客摸不著頭緒,龍鳳稜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要走郊山的連稜縱走,路徑上,其實比起中級山或高山來得難;若非能力夠的前輩山友們,熱心建構,要連走龍鳳稜,談何容易!很幸運,我們遇到了登山界的貴人,感恩!
龍鳳稜,走過了,才能體會出,有如”飛沙縱走”的翻版,尋覓山頭的樂趣,走過了,看見前行山友們,在山徑的每個角落都留下走過的痕跡和指標,指引著追隨的山友們正確的方向前進,在長距離的行程裡,才有餘力和心情去感受山林的美好,這些願與山友分享的舉動,實在是令人敬佩。
龍鳳稜,引領山友們深入偏鄉山居地,感受當地的風土民情,讓登山活動更優質而有意義;進入山區,極目四望,青翠而寧靜的山谷在在沉澱了心靈;山徑旁的百花恣意綻放,色彩繽紛,爭艷奪目;綠竹叢的竹蓆步道,更讓人放慢腳步而輕盈起來,古道的平緩也回味無窮;沿途高聳巨木林立,駐足瞻仰,卻也忍不住觸摸著它歲月的痕跡,隱衷的感動徐徐湧現;一朵白裡透紫的碗豆小花朵,以獨特的姿態綻放,希望得到小昆蟲的親暱;果園裡豐盈的橙柑,金黃一片,果實疊疊讓每棵母樹硬撐著,看起來蠻辛苦的,也希望農家主人趕快把果實摘走吧!山裡的丘陵谷地,寧靜祥和,農村景色似曾相識,原來年幼時期是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大夥靜下腳步和心情去體會沿途自然景觀中的美,聞一聞鄉村的氣息。
龍鳳稜,是郊山連走的經典之作,28隊幸運地走過,也盡己之力記錄行程,讓想走的山友,有一點點參考價值,感謝前輩們的用心,感謝隊員的陪伴,感謝茂伯的留守,更感恩上天給了好天氣和保佑大家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