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1 台中谷關松鶴-德芙蘭生態步道/東南稜線/東卯山/大道院連走行程記述
【計劃攀登篇】
東卯山,高1690m,有一顆內埔三等三角點,谷關七雄老五,登頂路線,有由大道院起登的東卯山步道;有由德芙蘭生態步道及德芙蘭步道登頂的;更經典的由屋我尾山來的屋東縱走;比較近期的,由熱心前輩們開創的,走一段德芙蘭生態步道,再陡上岩稜接東南稜登頂東卯山。此次我們預定由此新創路徑攀登,定有一番驚險刺激的登山之旅。
【行進路線簡述】
松鶴德芙蘭生態步道(H709m)→【0.7K,42分】→1.2K涼亭(H960m)→【1.94K,158分】
→東南稜線三岔口(H1592m)→【0.64K,37分】→東卯山(H1698m)→【5.92K,160分】
→東卯山步道登山口(H831m)→【1.2K,15分+車程6分】→大道院(H710m)
全程總計10.4公里,總爬升954公尺,含休息耗時近9.5小時
【實際攀登篇】
簡介:東卯山,海拔1690公尺,內埔三等三角點,谷關七雄老五,位於台中市和平區大甲溪北岸,是雪山稜脈的主稜分支,山頂有座大型微波反射板,擁有360度絕佳視野;德芙蘭生態步道,全長3.05公里,位於台中市和平區松鶴德芙蘭部落後山附近,東卯山東南面大崩壁之處,東臨大甲溪,風光壯麗,是921地震後,為振興地方觀光產業所規劃的生態步道;全程含休息約9.5小時完成。
行程:多年前,由大道院直上東卯山來回,另由麗陽營區登山口陡上屋我尾山再接東卯山下大道院的屋東縱走,兩趟東卯山之行猶歷歷在目,今由德芙蘭生態步道起登,自是萬分期待,清晨4點,我們出發去。
於西螺小休,之後於旭日中,由國4經石岡到東勢,7:05抵台8約6K的7-11享用早餐及備妥行動糧。
7:40,上車續行,於29K松鶴橋公車站涼亭路口,旋即左轉,循產業道路前行約0.5公里,8:10,抵海拔709公尺的德芙蘭步道停車場。
德芙蘭,泰雅族松鶴部落的舊稱,朝陽將對岸此部落映照著出奇美麗靜謐,整裝後,至步道口,吃吃平安小果凍,興奮留影後,8:30,正式啟程。
兩分鐘水泥路後,抵德芙蘭生態步道‧德芙蘭步道共同入口,1.2K涼亭至高點路牌矗立於產業道路與步道中間,取右續行,相迎的是極其原始的自然山徑。
此生態步道,大部份路段係以台電保線路加以改建,再就地取材鋪設石階步道,行走其間,古意盎然,幾波直上,8:45,抵0.5K處的第一座吊橋。
方才路口的工作人員告知此附近有小蜂窩,今天會做處理,我們保持靜默快速通過,兩分鐘後過0.7K,接著過第二座吊橋,復沿之字陡上約20分鐘,僅小部份緩坡交錯,豆大汗珠悄然滴落,幸有大頭茶花落英一路美美相伴。
9:08,過0.2K路牌,續陡上幾分鐘,9:12,抵海拔960公尺的1.2K涼亭至高點,總爬升2l3公尺,走了0.7公里(GPS如此顯示??),一旁路標指示往1.8K出口及接德芙蘭步道的方向,我們小休。
9:30,起身,開始東卯山東南稜線的探索之旅,入口就位於涼亭左邊高大二葉松旁,之後的指標,也預告著路程與時間,走在坡度不大的台灣二葉松林道,沁涼與偶而的微風,令人心曠神怡。
之後陡上約10分鐘,見著林外遠山頂上的藍天與白雲,也漸漸有了巨石的身影,隨後再約10來分鐘幾段拉繩及手腳並用的陡上,10:05,我們小休,此地海拔1109公尺,總爬升356公尺,已走了1.22公里。
10:15,起身,已近裸岩區,隊長貼心,預計半個小時休息一次,踏著長長的石瀑而上,褐色血藤捲長果莢爆裂出大如圍棋的黑色種子,朱紅果子懸於山徑一旁的如圓珠串,於陡上約10分鐘中給了心情的轉換。
復於林內幾回合的攬繩陡上約10來分鐘,10:40,再次小休,已上至海拔1220公尺,總爬升443公尺,共已走了1.43公里,亦即此0.2公里爬升約100公尺落差,如此陡峭,又耗掉我們近半個小時。
然,居高臨下,天氣又出奇的好,岩壁外的藍天佐以白雲,山腳下的曲流伴著青山,得以沐浴於此美景中,人生能有幾回?
10:50,續行,相迎的石岩已見高聳,且一波接續一波,波波直上,了無盡頭,10來分鐘的奮戰後,也見松針美美鋪著岩徑的一路棕紅。
循嶙峋石徑 上到前方獨株制高點的一個轉彎,11:10,來到一寬廣峭壁下,抬頭一望,只見幾近垂直的岩壁上,垂下的雙繩是唯一的路,屏氣凝神,緊攬繩索,像攀岩般,逐一而上。
上頭固牢繩索的是棵五葉松,也繼續幫我們順著其上另一繩索走過嶙峋巨石,11:20來到石林區,細看這成排直立巨岩,崢嶸險峻,光亮潔白,映襯著蓊鬱青山與藍天白雲,真是大自然巧奪天工的絕美巨作。
而一旁遠方谷地層疊山稜的紛呈,石堆中我們燦爛的笑顏,給了美景增添色彩與歡樂,是辛苦而上的最佳獻禮。
11:25,迂迴踏著岩塊繞過石林,離開裸岩區,此程較具挑戰的一段已完成,入了林,滿目盡是翠綠松林,補了路條,11:33,就地小休,此地海拔1303公尺,總爬升513公尺,共已走了1.72公里,這0.3公里的裸岩區,耗了40分鐘。
11:40,起身,幾個小起伏後,隨後約半個小時的幾波直上,已讓我們腿痠腳軟,12:15,過野芒後的空地,我們午休。
此地海拔1500公尺,總爬升665公尺,共已走了2.07公里,亦即方才這0.35公里爬升約200公尺落差,著實硬斗,也累得只喝得下香醇咖啡,而20分鐘的小睡,是身子的奢侈享受;頂上湛藍天空的白雲舞動與一旁生氣蓬勃的鐵杉英姿,是視覺的絕美享受。
13:00,起身,飯飽休足,背包輕了,走過野芒,繞越幾處巨岩,一路偶有的蟬聲此刻更覺悅耳,林外連綿群峰此刻更覺賞心悅目,之後,一兩個較大起伏後的一個陡上,13:20,定睛細看,前方路條繽紛,熱鬧非凡,是屋我尾山、東卯山三叉路口,巧遇的山友正從麗陽營區縱走屋我尾山過來,7年前我們曾經如是走過,也備感親切。
此地海拔1592公尺,總爬升784公尺,一早到此共已走了2.64公里,含休息耗時約5小時,往屋我尾方向上去幾步路的展望點,下面即是屋東稜線北方的大崩塌地,難忘當年立於此地往下一瞄萬丈深淵的怵目驚心。
13:30,離開,兩分鐘後的一個陡上,眼前豁然開朗,是熟悉的一景,松鶴部落仍靜躺於下,往事也歷歷重現,一瀉千里的石瀑景觀,雖因植育幼松的已然長大,不復當年的心驚膽顫,然,此刻我們就從那兒上來,時間與空間的銜接,往日記憶與全新體驗的激盪,仍有著震撼與激動。
隨後入了林,又出了林,於瘦稜中幾番進出,13:40,來到另一側,長長的網罩碎石人工護坡,仍因植被的包覆,暴露感已較當年小了些,然行走其間仍須小心翼翼。
再次穿梭於瘦稜中,也已近東卯山峰頂了,13:47,我們就地小休,蕨叢細徑提供了舒適的天然座椅,心情輕鬆了開來,也玩起假仙的戲碼,群組中頓時出現累癱了的隊長及吳大哥身影,靜待有事未能同行的隊友們反應,笑翻了大家。
14:00,起身,續穿梭於細徑中約10分鐘後,踏上已快被綠植盤據的亂石岩稜,反射板已在前方不遠處,野花兀自漂亮於旁,吳大哥他倆也活像荒野雙劍客。
14:17,再次出了林,東卯峰頂反射板就在前方尖聳的亂石堆之上,與記憶中的一樣,裸露得乾淨俐落,是另一面的東卯山峰頂全貌,氣勢非凡,踏著石塊疊砌的石陣而上,雖飛奔不得,但已步履輕盈。
14:20,再次翻越圍欄,嚇著一旁遊客,上抵海拔1698公尺谷關七雄老五的東卯山,由德芙蘭生態步道口到此共3.28公里,總爬升894公尺,含休息耗時近6小時。
真是得來不易,也給功不可沒的隊長來張英雄式的留影,隊友們有初次造訪,有七雄首座,有三路線完登,有來了N次,全都樂不可支,興奮合影。
像金字塔般龐然山稜聳立於對面,有橫嶺山、鳶嘴山與稍來山橫亙其後,而另一面的八仙山稜脈部落鄉居與底下石瀑自成一景,已成為遊客的打卡之點,隊友們也參了一腳,是美美穩坐尖岩上的唯我獨尊。
14:40,踏上歸途,雖路途仍迢遙,但都是優質的下坡路徑了,走過藏於基座旁一隅的內埔三等三角點基石,走過里程樁,踏著已熟捻的亂石陣而下,峰頂已漸漸消失於後方。
幾分鐘後繞過巨岩,來到陡降大岩壁,隊長教我們用繩垂降方法,緊拉著繩,雙腳跨繩,腳板踏滿,慢步下移,可避免身軀的晃盪偏移,大夥兒果真安全著地,下趟30公尺垂降之旅的行前測試,全員過關,也逗樂了大家。
15:00,過5.5K,之後是段磊石路徑,於過5K時,可愛菇兒也露臉相迎,還有非季節的杜鵑,一路不時現出的大頭茶花,以及松針坦徑,都讓我們驚喜萬分。
16:00,過3K路樁,已過一半路了,前行不久,我們小休5分鐘,此地海拔1238公尺,總爬升918公尺,共已走了6.58公里,三角點到此的這3.3公里下了460公尺落差,水,可大口喝光。
16:05,續行,開始沿之字形路徑而下,林務局苦口婆心的警示牌也越來越密集,除了維護山徑邊坡外,在操兵已久後疲憊之際,越是緩坡越安全,對雙腳也是一種保護,能緩下自是求之不得。
16:20,過2K與德芙蘭步道5K岔,續沿東卯山步道而下,隨即過一涼亭,陡下坡度也加大了,之後排除一下下隊友小狀況,在夕陽餘暉與大道院依稀的身影中,17:00,過1K處。
15分鐘後過0.5K與德芙蘭步道4.9K岔,小心續下於坡度較大的碎石山徑中,過似綠藤隧道後約兩分鐘,登山口已然在望,17:25,下抵海拔831公尺的東卯山步道登山口,一早到此共已走了9.2公里,總爬升931公尺。
僅剩約1.2K的產業道路了,天色漸暗,不作休息,右轉續前行,行程已近尾聲,產業道路也安全無虞,然隊長考量部份隊友體力狀況,決定請小胖上來接我們,邊等待邊續行,17:42,搭上車,於17:48,抵海拔710公尺的大道院,總計10.4公里,總爬升954公尺,圓滿完成這絕美刺激的東卯山東南稜登山之旅。
又是月圓時分,也想起阿白縱走之行的元宵夜,於此享受熱甜湯圓的美好時光,梳洗後,出台8線25.2K,回6K處7-11享用熱騰騰的紅燒牛肉麵及大冰拿咖啡,於22:30回到高雄。
綜觀三條往東卯山的主要路線,以此路線視野最佳,最具變化,也最為刺激;3.28公里894公尺落差的直上東卯山,7.12公里988公尺落差的直下大道院,雖累得七葷八素,但有巨石岩稜有驚無險的極致攀爬,有變化萬千視覺饗宴的絕美景致,專注其中的體驗樂趣,沉浸其中的遠離塵囂,交織著一個不可多得的超優登山之旅,感謝隊長的精心安排,感謝隊友的相互扶持,感恩所有。
【感恩篇】
〈以柔克剛,攀登陡峭嵯峨的山崚〉
由東南稜強登東卯山是一次不同的體驗,前輩們的開創與整闢讓人敬佩;循稜而上的山徑,不囉嗦,山路成熟明朗;由德芙蘭生態步道口,一路陡升到稜線的三叉路口,不到3公里的里程,爬升近800公尺,硬陡;行前已知是痛苦路線,而由幾位弱腳組成的小隊伍要接受挑戰,有點擔心,但終需面對,好在大家雖體力不如人,但都有旺盛的鬥志和決心,為激發大家的潛能,以磨杵成針的精神來完成這艱困路線,突發奇想,和大夥約定,何不以每走30分鐘就休息5~10分鐘的策略,直到登頂為止;好像把小目標如〝集點卡〞般的累積,經過不知幾個點,也就不知不覺中如願完成了;登頂的剎那,大夥雀躍,互相道賀,因為過程有些艱辛,所以也特別珍貴,待體力漸漸恢復,心情也趨平靜,是該下山離開山巔的時候了,下山的星級步道,宛如對大家的獎賞。
東南稜,有著不同的視野和地貌,森林段與裸岩區交錯著,也都很陡;森林段的古木參天,樹木氣勢恢弘,寧靜深邃,二葉松林下的毯式步道,讓人回味;裸岩段,磊石散落,巨岩堆疊,宛若造物者的匠心之作;崎嶇嶙峋山稜,前輩們已經為追隨造訪的山友們找好了最佳路徑,也有牢固的確保繩索幫忙你,只要小心找好踏點,不會有太大危險;感恩!前行山友們的付出。
東南稜,每個段落卻有不同的風景和展望,俯瞰山腳下的蜿蜒大河,翠綠氾濫的山谷和散落河畔的聚落山莊,一片自然和諧的畫面,讓人心曠神怡;眺望遠山前後簇擁,層層山巒如海浪般波濤起伏到天邊;遼闊的風光,讓人心靈沉澱不少。
從前,谷關八雄,有如〝進出廚房〞般不知多少回,也很久沒造訪了,多年後的重逢,已非昔日的蒼茫景色和地表到處傷痕累累的荒蕪,大自然山林再再撫平受創的傷口,人類也對濫墾有所節制,懂得保育,山林再次對貪婪的人類做出寬宏大量。
走過東南稜,讓我了解到〝快快走〞也要有〝慢慢走〞的思維,以避開險境,欲速則不達,只要配合隊伍的節奏,同心協力,互相體諒,成功的機會必然大增,感謝一起走的同伴們,在28隊伍最弱的時候,出面相挺,互相勉勵,共享甜蜜的果實。
感恩!有了東南稜,再度吸引28隊的探訪,也覺得相當值得;感謝小胖在隊伍遭遇困難時,及時伸出援手;感謝老天爺給了一天的好天氣。
註:
A.德芙蘭生態步道,全長3.05公里,為環狀步道,繞回終點停車場,其中,由1.2K涼亭,可一路仰攻東卯山東南稜上東卯山,屬健腳級路線;由1.8K處可銜接德芙蘭步道0 K。
B.德芙蘭步道(德芙蘭橫走東卯山步道),全長5公里,幾乎與東卯山步道平行,可通往東卯山或出大道院:
1.在5K盡頭可上接東卯山步道2K處
2.在4.9K的三叉路下接東卯山步道0.5K處
3.陡上接東卯山步道5.2K的捷徑,路程較短,但路況奇差,已封閉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