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03~04 花蓮豐濱八里灣山行程記述
【計劃攀登篇】
八里灣山,東海岸山脈三雄老二(老大麻老漏山,老三都蘭山),在小百岳中,算是較硬斗的一座,它擁有一等三角點的瞭望,海拔924公尺,位花蓮豐濱偏遠的阿美族八里灣小部落,臨猫公溪,是阿美族人的聖山,又稱吉拉雅山,日治時期的猫公富士山,山容壯碩,阿美族人每年會上山遙祭祖靈;山徑荒蕪泥濘,也穿越了許多小溪澗,我們跟隨著前人留下的足跡,尋尋覓覓,享受原始野林裡,漫行的樂趣,辛苦地登頂。總爬升在850~900公尺間,登頂時間在4小時以上,登山口至三角點約5.2K腳程,原路往返約10.4K。
【實際攀登篇】
簡介:八里灣山,海拔924公尺,一等三角點,小百岳,位於花蓮縣豐濱鄉與瑞穗鄉交界,屬豐濱鄉豐濱村,原名貓公山,又名貓公富士山,為東海岸山脈三雄老二,是海岸山脈北段的最高峰,也是阿美族人的聖山;含休息共8.5小時完成。
行程:東海岸山脈三雄,已走過超棒的麻荖漏山與都蘭山,能有機會體驗老二~八里灣山,自是期待再期待,星期六中午12點,花蓮豐濱,我們出發去。
因路途迢遙,提早半小時出發,於楠梓接了隊友,回頭由國1轉88快速道路接國3,正值急凍寒流過境,天候有些許的陰霾,13:15,下南州/新埤交流道,再由台1往屏東方向到台東,13:50,於枋山7-11小休,每每見著國境之南旖旎的山與海,總讓我雀躍萬分。
一路女乃山、雙流曾造訪的甜美回憶,新建將完工的獅子山隧道與截彎取直工程的部份完成,改變了東台灣的景觀,此刻山清景明,風光恁美;而原計劃街頭自由覓食,隊長卻讓我們再次來到富岡漁港享用美味的海鮮大餐,也為本月壽星華華歡喜慶生。
17:20,路過附近台11-159K小野柳,見天色還早,隊長又讓我們下車一遊,隨著園區蜿蜒海岸線下到觀景台,綠藍白的浪花,有厚度的海潮,特異地質與海岸景觀,也讓我們大開眼界嘖嘖稱奇。
這位於富岡漁港北方的海域,是東部海岸最南端的國家風景區,因地形和岩石在種類上與北關的野柳外貌相似,故稱為「小野柳」,其海岸是由厚層砂岩與薄層泥岩交互沈積,復經海浪長年累月的侵蝕沖刷,呈現出造型奇特的地質現象,宛如天然的石雕公園。
上到一旁觀景涼亭,居高臨下,景致益見吸睛,而園區內孩童的雕像,是如此地純真無憂。
17:50,離開,續沿台11前行,19:30,抵63.5K石梯坪風景區,夜宿對面的石梯坪花東民宿,隔日清晨4:00老闆娘特製的三明治簡易早餐,也讓我們心存感激,4:20,驅車往50.5K的7-11備妥行動糧,5:45,由對側花51鄉道左入,即見豐濱國小,續往八里灣部落前行。
6:10,抵約7.8K處海拔86公尺的部落叉路口,大地尚沉睡中,我們合影,吃吃平安小果凍,為免驚擾部落寧靜,6:20,我們選擇沿著右旁貓公溪河堤,5分鐘後由廢棄八里灣分校對面下切到河床。
登山口就在對岸,然攔砂壩水流湍急,還好溪床還算平坦,少有巨石,我們由右側稍上游處尋找淺灘,迂迴而過,復沿擋土牆往左行,踏上堆疊石塊,6:40,抵登山口,順利啟程。
一開始即直上,兩三分鐘後過一廢棄崗哨,續沿廢棄產業道路緩上,連日的雨讓山徑泥濘異常,隊長有先見之明,著著雨鞋與雨褲,我們有備而來,自在地於棕紅九芎夾道中,7:15,上抵工寮。
靜謐寬廣的連稜,於芒花的點綴下更顯繽紛,我們穿過工寮木條門,盡情欣賞這美麗景致,也高興留影。
7:20,續行,隨即入林,相迎的是及腰翠綠灌叢,10分鐘的慢行其間,有種叢林深深深幾許的感覺。
之後,開始一路的陡上,跨過粗大榕身,走過壯觀鬚根,繞過緊密盤根,續於嶙峋磊石中陡上約5分鐘。
再次於巨岩中穿梭,於九芎密林中陡上,7:55,上抵海拔330公尺無名水泥柱,已走了1.93公里,總爬升202公尺,我們小休。
8:05,起身,走過菇兒,隨即上抵一廢棄產業道路,相隨的仍是漂亮的九芎,幾分鐘後來到一崩塌處。
深深的溝,鬆鬆的土,踩踏在這沒什路基的邊坡,可高遶但斜度更大加高險度,我們小心找好盤根確保,平移而過,還有隊長的於前接應,5分鐘後全員終於順利通過。
續行於泥濘的產業道路,轟轟溪水聲由遠而近,八里灣山山稜也於右旁輕掠而過,隨即過一乾溪,緊接的過溪卻見稍深的水,也小心涉過。
續行約2分鐘,第三次越溪,走在如茵細徑,嘟嘟好的氣溫,清新香甜的空氣,想著方才的第一波陡上,此刻能有此長緩坡得以讓腳休息也覺心怡,如此再過約5分鐘,又過溪,也開始近10分鐘亂石水路的直上。
8:40,第五次過溪,也順便洗洗鞋底泥濘,踏著礙腳亂石續上幾分鐘,再次過溪陡上,在第七次過溪後幾分鐘,來到野芒區,也有著淒美的不同氛圍。
隨後於綠蕨夾道中續上約10分鐘,9:05,我們於一較寬廣空地小休,此地海拔507公尺,總爬升352公尺,已共走了3.54公里,是總行程的一半多些。
9:17,起身,翠綠滿盈的矮叢伴我們約7分鐘後來到一遺址,有著鋁鍋、灰燼、解說牌,舊路標顯示離峰頂尚有2.2公里,不作停留,隨即再過兩次溪,9:25,開始陡上。
近3小時一路的跋山涉水,鞋底爬滿淤泥,此刻,雙腳已有千斤重,還好有盤根、輔繩,也能一一克服,步步上攀,約15分鐘的稍作站立,瞥見稜外太平洋風光讓我們喜出望外,還有美麗的野果,心情超好,疲憊也立馬一掃而空。
隨後再約5分鐘的陡上,之後幾波小波段的續陡上,9:55,八里灣山渾圓山容就在前方遠處向我們招手,堅持,堅持,向前,向前。
續奮鬥穿梭其間,米飯樹累累白色漿果與紫果吸引我們的目光,在過第十次溪一下下,10:00,來到獵寮營區,此地海拔694公尺,總爬升511公里,已共走了4.51公里,我們小休,環顧四周,有鍋子,餘燼,只是在野外以不翻動為原則,擔心會躲些爬蟲類喔。
一身土土土,是大家共有的收穫,最後一哩路需爬升約250公尺落差,也是大家最後的堅持,10:10,起身續行,望著遠方的大洋,涉過眼前的第11次溪,隨即來到另一解說牌,路標顯示離峰頂僅剩1.2公里,大夥兒展露笑顏,化作助力,作最後的衝刺。
10:13,開始一路陡上,鑽過橫陳倒木,約20分鐘後出了邊坡,也望見美麗海洋與連綿海岸山稜,邊賞景邊小心繞了過。
10:40,開始左側巨岩幾近垂直的陡上,滑溜的岩石,大級距的踏點,找個著力點都難,加上略感痠軟的雙腳與滿是泥巴的鞋底,感謝華華於後的神來一推,加上繩索植株的助攀,10:50,終於能站在制高點,回望美麗的連稜與藍藍的大海。
在鑽過連續倒木,之後幾波的攬繩陡上,高大野芒多了蒼莽、擋了去路但也成了助攀利器,辛苦繞著這尖聳的峰,步步高升,也能歡喜登高望遠,遇見迷人景致。
11:10,鑽過高長野芒精搭的拱門,映入眼簾的是阿美族發祥地的木製標誌,終於上抵海拔933公尺的小百岳八里灣山,共計走了5.59公里,總爬升870公尺,含休息耗時4.5小時。
隊友們的歡顏,此刻最是要迎接的時刻,而老天也在這陰霾霧雨時刻送給我們極致的美景以為犒賞。
不愧是一等三角點,在這三面臨海的高崗上,能望見浩瀚太平洋的絕美風情,有山與海的浪漫組曲,有浪與岸的紛飛翻騰。
此刻氣溫不到10度,大風夾著些許霧雨,卻澆不熄我們熾熱的心與滿滿的喜悅,加件外套,吃著簡單的美味午餐,佐以透心涼的果汁,中和一下澎湃的心情。
三角點基石就在左後方幾步路上,飯後的合影,因腹地禮讓了大半給阿美族各部落安置祖靈石碑,要全入鏡也費了大把功夫,在直打哆嗦與笑語中,完成美美的留影,也留下難忘的一刻。
11:45,原路而回,因著早上的途經,鬆了山徑土泥,在陡下的此刻,每個踏點加深了泥淖,幸著雨鞋有較良好的抓地力,著了雨褲可隨意起坐半嚕而下,12:00,下到倒木處。
此時,居高臨下,前方山稜海洋也一覽無遺,滿目的佳景,九芎的粗壯,灌叢的翠綠,漂亮的花果,一路相隨,過小溪兩分鐘後,於12:40,下抵解說牌區。
隨後過獵營,續過溪,過米飯樹,又過溪,再過第8個溪,如此的倒數著,增了完成的期待也覺有趣,13:20,過另一解說牌,意味著已回走2.2公里了。
過溪,續下,續下,過溪,較緩坡的此路段,腳步也加快了多,20分鐘後再次過溪,走過九芎林,再過最後兩次溪,每次過溪總想可洗掉鞋底的淤泥,然一路不缺的泥濘總是一下下又爬滿得讓你舉步維艱。
兩三分鐘後,14:10,回到崩踏處,此時是由下稍往上,稍顯乏力的雙腳,一步踉蹌,有跌沒有倒,也虛驚一下。
14:15,回到產業道路叉路點,回到水泥柱,不作停留,續行約幾分鐘,開始一連串的幾波陡下,也暗忖早上一路有這麼陡嗎?也見著漂亮的坂根。
之後全神貫注續陡下約十來分鐘,14:45,終於回到工寮,出運啦!後頭傳來如是聲音,憑添笑聲,而眼前明稜依舊,芒花依舊,繽紛依舊,心情卻已全然輕鬆。
此刻工寮門是關著的,也傳來陣陣爆米花香味,我們不作叨擾,將背包內所剩的茶水大口大口豪邁喝光,14:50,開始最後一段的巡禮。
這廢棄產業道路一如清早仍見泥濘,仍見美麗九芎 ,15:00,已瞥見河面身影,大夥兒一陣驚喜,仍小心踩踏著續下的每個腳步,待轉過廢棄崗哨,15:10,出了登山口,圓滿完成這精彩絕倫的東海岸登山之旅。
有了早上的體驗,涉溪而回已見駕輕就熟,卻仍不免被表面看似平整的厚泥給將了一軍,回到對岸,清洗汙泥成了特別體驗與特殊景觀。
神清氣爽留個影,也見著對岸最遠的那座山,最後一層有著迷霧的中間突出山頭即為今天走過的八里灣山,此刻有著親切的感覺,步上堤防,走過國小,15:30,車子已等在前方。
15:50,告別了八里灣,也開始下起小雨,豐濱悟饕便當已早早打烊,晚餐另作打算,車行在依山傍海的台11,心情也豁然開朗,16:30,來到昨晚停留的石梯坪風景區,一下車的猛然強風、冷冽與陣陣細雨,立馬被滿目美景的好心情所取代。
只見被薄霧包覆的層稜內,是碧波浪花的小天地
一個個浪頭翻飛在礁石間,似雪花糖霜,風情萬種
爬了上又流了下,如小瀑布般,變化萬千
白與綠,灰與黑,靜與動,似漩渦般揮灑著大自然的絕美畫作
這位在花蓮縣豐濱鄉石梯灣南側尾端的石梯坪,整個區域是一個面積極大的海岸階地,海蝕地形十分發達,海蝕平台、隆起珊瑚礁、海蝕溝、海蝕崖等舉目皆是,尤其是壺穴景觀堪稱台灣第一,是觀察潮間帶豐富生態和潛水、磯釣的絕佳場所。
體驗了〝現海風〞,興奮留影後,依依不捨地離開,16:50,續上歸程,途經八仙洞,因精彩行程已是滿滿,且路遙又是超級寒流,也就作罷,預留下次造訪的契機,於台東東河,帶回名產肉包,並享用其對面7-11熱騰騰的紅燒牛肉麵,於22:20回到高雄。
這八里灣山,做為東海岸山脈三雄老二當之無愧,在直上,緩上,陡上中,有九芎、老榕、灌叢、綠蕨、箭竹、野芒;有產業道路、磊石水路、高聳巨岩;雖全程泥濘,但路跡大致明朗,溪流貫穿其中的不時相遇,多了份野趣;而峰頂眺望太平洋的無敵美景,也多了份賞心悅目;還有兩處國家風景區的瀏覽以及一路美食的饗宴,豐碩絕美;在這極致冰凍的寒流過境期間,也感謝老天給了個無雨的大好日子。~~離開兩天後的花蓮大地震願能平順度過,天佑花蓮,天佑台灣。
八里灣部落叉路口(H86m)→【0.3K】→溪旁登山口(H66m)→【1.63K,70分】
→無名水泥柱(H330m)→【1.61K,60分】→空地(H507m)→【7分】
→牌樁(H530m)→【0.97K,35分】→獵寮營區(H694m)→【2分】→牌樁
→【1.08K,60分】→三角點(H933m)
回程:三角點→【55分】→牌樁→【40分】→牌樁→【55分】→水泥柱→【30分】
→工寮→【20分】→溪旁登山口
總計:單程5.59公里,來回共11.2公里,總爬升870公尺,含休息耗時8.5小時。
【感恩篇】
〈以虔誠的心,歡喜造訪聖山〉
八里灣山,阿美族人的聖山,因山腳下的八里灣部落而得名;部落依偎在貓公溪大河的岸邊,遠離塵囂,宛如世外桃源。
八里灣山,崇山峻嶺,壯麗巍峨的山容如富士山;山嶺滿鋪著翠鬱蒼茫的灌叢,而古老的巨木,隨處可遇;那密密如麻的大小溪澗,宛若山體的血脈,在山谷中繞來復去,澄澈的流水,是源自山裡的深處,它活絡了整座山林,讓生命源源不絕。
八里灣山,恬靜僻壤,山谷中瀰漫著潮濕的空氣,靜好與悠閒,凝止與寂靜,讓人很容易就忘了時間的流逝;但,有了款款呢喃的流水聲,有了樹梢草叢裡傳來風吹沙沙作響,有了鳥獸啼鳴吱吱的輕叫和沙啞的吼聲交錯著,也有了登山客的竊竊私語聲和步入泥巴山徑的唧唧聲;頓時,森林裡熱鬧起來,大地甦醒了,生命的樂章也開啟了一天的忙碌。
八里灣山,有著憂鬱的美感,在寒冷晦暗的天氣裡,我們造訪它,能夠相互扶持地越過此行的最大障礙–貓公溪,已是成功的一半,讓行前忐忑不安的糾結心情,頓時豁然開朗;雖然遇到惡劣的氣候,雖然是山林一片潮濕,雖然是山坡陡峭又泥濘不堪,但對登山頗有心得的夥伴們,確也處之泰然,順利達陣;感恩,有你們同行。
攀登的行前作業,我們參考網上許多前輩們的精彩記錄,感恩;茂伯的用心,也是此行成功的最大助力,謝謝你;同行的夥伴們,不因環境的惡劣,仍舊一本初衷地挺到底,謝謝大家;願大家平安健康,一起同遊山林;謝謝老天再一次地保佑我們平安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