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09~10 花蓮秀林鄉羊頭山單攻行程記述
簡介:羊頭山,海拔3035公尺,三等三角點,百岳100號,也是百岳發祥地,位於花蓮縣秀林鄉,其山形由畢祿山東行越過鋸山望之狀似羊頭而得名;虎子山(虎仔山),海拔555公尺,當地人稱虎頭山,位於埔里鎮東北角,緊鄰埔里到霧社的公路旁,因山形酷似老虎而得名,為台灣測量原點,原一等三角點已不復見,山頂上的「地理中心碑」所在為重測後正確的台灣中心點,被稱為台灣之心紀念地,也是最具特色的旅遊休憩勝地之一。
羊頭山,全長4.1公里,由登山口一路陡升,前3公里山徑落差有1000公尺,是此行的〝挑戰點〞,剩下的1.1公里路程較之平緩,先下後上,其間上上下下,約1小時就可抵三角點。山巔上展望佳,合歡群峰、奇萊北、大霸尖等盡收眼底,整條羊頭山徑,巨杉林立,林蔭下很涼爽,兩旁護繩不缺,每百公尺的里程路牌標示清楚,蓊鬱的森林底層松針鋪地,一片金黃色世界,美不勝收!含休息約11.5小時完成(另埔里虎子山台灣地理中心碑來回約30分鐘)
行程:畢祿山走羊頭山的「畢羊縱走」,由隊長於2012年11月完登,張張相片中這險峻如鋸齒絕美如畫作的鋸齒連峰,一直牽引著我,此程,隊長先帶我們走走羊頭山,能親近著該連稜,自是萬分期待,星期六中午一點,我們擺脫高雄氣爆陰霾,興奮地隨著隊長遠征探險去!
「哈隆」颱風逕往日本,但拖著的長長西南氣流,也讓南臺灣連日直至今早仍與雨為伍,天空有點陰灰的高速公路上,火紅鳳凰花與大黃鐵釘木花閃亮而過,待見著田園中捆捆淡黃稻草堆,西螺也到了,休息15分鐘,15:20續往埔里出發。15:30下76快速道路過八卦山隧道轉國3再接國6,途中南投平整綿長的台地,九九峰朦朧身影,特殊的四方型山峰以及像稻田的筊白筍園,一路的美景吸引著我直抵目的地,猛然想起隊友已寫好歌單,卻忘了幫忙點歌欣賞她們悅耳的歌聲,真真對不起喔!
16:25,來到台灣之心–埔里,途中的大雨已停,5分鐘後由民國68年改名的「山清水秀」碑後面循階而上,一波接續一波,轉彎處立有「一等天文三角原點」指示牌,如尋寶般續左上,仍是波波直上,三元說總共有四百多階,也讓我們有些的氣喘吁吁,心想每次爬山都近10小時,怎麼此時卻???也超好玩的。
16:40,抵海拔555公尺的虎子山觀景台,「台灣地理中心碑」就是續往前行幾步路的同心圓廣場,立有四根石柱,是重測後正確的台灣中心點,於民國41年改立於此;「金鑛」小蛋糕圈圍而成的大蛋糕以及28隊四位美女獻上一束艷紅玫瑰,於台灣地理中心點祝福隊長及晨暉生日快樂,對生日時未獲相同待遇,李大哥直呼不公平,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快樂地享用美味蛋糕、合影及眺望美麗的埔里盆地。
17:05下來,於附近的7-11備妥早餐及行動糧,見著晨暉他倆吃著88節買一送一的可口霜淇淋,令人垂涎三〝里〞呢,18:00在清境農場半露天的茶園餐廳享用窯仔雞晚餐,因入園及入山證直接由網路申請,已不用到翠峰派出所遞件,只要隨身攜帶一份影本備查即可,遂於18:40在陳司機「上游」「下游」錯車聲及濃霧與地形雨中逕往合歡山前進,19:55,抵海拔3158公尺氣溫11.6度的合歡山小休後,續往大禹嶺出發。
去年合歡西峰之行正巧也是8月,當時夜宿的青年活動中心(觀雲山莊)到年底均已客滿,我們改宿於海拔2565公尺的大禹嶺,於20:20抵達,雖有些簡陋,但比起紮營鐵定舒服多了,在早晚約10度的此地先行適應高山氣候,約21:00就寢也一夜好眠,次日清晨享用馬鈴薯泥加熱狗的美味早餐。
5:00左右我們出發,往花蓮方向的下行中,奇萊、合歡群峰隨著蜿蜒車行忽左忽右律動著,拂曉微曦,曙光朦現,雲海上的明稜山頭,預告著會有個不錯的天氣,隊長突興起先帶我們看神木去,喔!好主意!約5:35抵台8線約128K處,海拔2150公尺,枝葉繁茂樹齡逾3000年的「碧綠神木」矗立於旁路籬下方,因其木材有香味,是為香杉,與晨曦相互輝映,這意外的賞景迎日出,也讓大夥兒雀躍萬分,合影後5:45跳上車。
途中過4座迷你隧道,於6:05抵台8線約132.6K海拔1998公尺的慈恩登山口,即一過慈恩隧道口的右側,整裝合影後,6:15,我們涉溪而過,銜接登山入口的陡峭石壁上,原用鐵樁及繩索圈圍的小徑已不復見,僅存三條粗繩自上垂掛而下,我們小心翼翼攬繩攀岩而上,於對岸觀看的陳司機想必也替我們捏把冷汗吧,但已經過無數次崩塌地、落石坡洗禮的我們也習以為常。
等齊隊友,6:25正式啟程,清晰遠長的瀑水聲,隨著一開始就是陡上坡的步伐逐漸遠去,取而代之的是鮮翠欲滴的常綠闊葉林,導繩於旁引領著我們於12分鐘後過0.2K處,樹梢外的和煦朝陽與中空大樹根頭以及大片的翠綠,有點登中級山的感覺。
6:40小段下坡後續上,參天巨木傘頂是生機盎然的枝葉,壯碩根頭與高大林木以及薄如紙片的菇兒,讓整個林間更顯朝氣蓬勃。
攀過一不甚牢固的木梯未久,約一人高的玉山箭竹現出,為大地多了份蒼莽,再次攀越一木梯續行,林外遠山身影隨之而過,偶而的蟬鳴鳥叫,也讓整個心情清朗開來。
約6:55抵海拔2156公尺的0.5K處,已有些的氣喘吁吁,小休,脫下外套,補充行動糧,7:05,起身續行,精雕細琢的粗大樹頭,穿著地衣的高聳巨木,百變枝椏的細緻林木,還有那濃密的翠綠芒草,伴著我們約25分鐘的穿梭直上。
見著一五花綁的鏤空天梯高掛,這哪算路?!不禁仰頭細究一番,小心地隨著隊長的踏點也有驚無險地攀越而上,隨之而來的是林梢外斑駁點點的光陽,又來參一腳的綠密箭竹,千姿百態的根頭,松蘿滿佈的林間,像水蜜桃蛋糕的菇兒,於這幽謐林間伴我們一路陡上。
7:45,抵海拔2352公尺的1K處,這有大片的綠林,有垂掛的松蘿,真是美極了,小休10分鐘,7:55續行,緊接著此地主角之一的松林漸次現身,殘根、像石膏捏成的動物造型的白菇也從腳旁而過。
濕滑的此路段,攬著護繩,扳著盤根,陡上、陡上、再陡上,而巨木根頭、各類植栽也競相展露風華,踏在與箭竹為伍的美麗棕紅松針山徑上,我們續陡上,幕幕美景在偶而的一舉頭、一回眸、一左顧、一右盼中均如畫作,於辛苦攀爬中給了心靈的喜悅。
接續的是約5分鐘手腳並用的陡上,爬過1.3K,映入眼簾的又是另一片天地,只見松杉或粗壯或纖瘦,或直挺或歪斜,或群居或獨處,在綿密如絲般的箭竹上盡情擺弄;棕紅松針細徑,或直線或蜿蜒,或平整或崎嶇,或高起或低伏,在綿密如絲般的箭竹下綿延鋪陳,我們靜靜地努力往上移動著身軀,大自然也不吝給予我們如此絕佳的視覺享受。
而滿地的各色大小毬果,以及突然蹦出來像布丁的黃色小菇,我們放慢腳步取代休息,細細倘佯在這松林下,細細聆聽著這松林的低語,有二葉松,有五葉松,還有拔掉兩葉一葉變成的三葉松、四葉松。
於真實與虛擬中,8:35我們上抵海拔2513公尺的1.5K處,在如畫美景中補充口糧,8:45起身,前行幾分鐘,來到一處較為空曠的地方,又是一種截然不同的感受,繞行而過接續一小段下坡來到1.6K處。
自此約5分鐘的陡上再陡上,硬彎著身子匐匍爬過一橫梗倒木,接著攬繩續上的15分鐘,仍為松針細徑,不同的是腳旁由箭竹慢慢轉為芒草,林相也加了千姿雜木林與細高幼杉林,還有像遠古時代蠻荒但又帶點詩意的松蘿密林,在舉步略顯蹣跚之際,給了目不暇給的豐厚感受。
之後繞過滿是松針的山丘續上約10分鐘,9:25抵海拔2670公尺的2K處,較難纏的一段已過3分之2,但也累得開始啟動意志力了,看著隊長繼續上登的腳步,可能沒有休息的時間,痠軟的雙腳跟著往上移動,約10分鐘的努力撐著。
一舉頭,別有洞天?!透著天光,樹木是白色的?!奮力躍上,眼前豁然開朗,9:35的此刻,見著的是大片白木林,真的是白木林,而且是在綿密翠綠箭竹之中,簡直美到爆!瞬間忘卻一路的辛苦,精神也為之一振,這不同於水漾森林的於水中,不同於溪頭忘憂林的小小侷限,我們被湮沒了,我們的身跟心都被它湮沒了,真是樂不可支,真是不虛此行!
意猶未盡中我們續行約兩分鐘過2.1K,身旁忽而箭竹忽而芒草於前進間貼心相伴也轉換了心情,過2.4K後約3分鐘來到一大片碎石坡,小心越過後10:00抵海拔2824公尺的2.5K處,隊長說2.6K處再休息。
此地輪到芒草值班,拖著稍微沉重的雙腳,於小徑間踽踽前行,佇立一旁的鐵杉借予松蘿依附著,於大地間愈顯大器,瞥見著遠山,隊長說有煙靄輕罩的山頭就是我們要造訪的羊頭山,而它前面相鄰的山頭是假山頭,需克服才能越過,喔!羊頭山,顯然已漸接近了,但如能一腳跨過則更好呢。
沿著芒草磊石細徑續陡上,見著孤處此地增添明亮的一撮花兒,10:10,2.6K到了,離三叉路口僅剩0.4K了,太棒了!我們於美麗的芒草旁小休10分鐘,10:20續行,右旁山谷煙靄繚繞極富詩意,但因須注意路況也只能輕輕一瞥,走著走著,又見羊頭山身影,也更近了些。
正低著頭靜靜移動慢慢往上之際,赫見野百合花就在眼前,雖僅一朵,但潔白溫柔的她在此地更顯亮眼突出,也想起去年合歡西峰兩處的野百合花,同樣的感動,卻也多了個不期而遇的驚喜。
在雲海、蒼松、綠芒中我們續上,10:32過2.8K,自此開始碎石坡的陡上,最累也是最繽紛的一段,只見花期已過的玉山杜鵑以及淺粉、大黃、雪白等高山花兒,還有紫粉玉山石竹於往後的15分鐘相繼現出為我們加油打氣,大夥兒也低頭奮戰著。
10:47過2.9K,剩最後的0.1K就可抵三叉路口卻也愈見陡峭且全為錯置岩塊,我已上氣不接下氣,使出吃奶力作最後衝刺,10:55指示路牌終於在望,10:57上抵海拔3019公尺的稜線叉路口,熟悉的指示牌訴說著我們終於到了隊長畢羊縱走時路過的地方,此程較為陡峭難纏的一段也完成了,共耗時4.5小時。
尚有1.1K的登頂路程,也需考量午後容易有的雷陣雨,我們不多耽擱,補充口糧並將多出的水及行動糧騰出集中於塑膠布內,減輕背包負重,旋即於11:05往羊頭山出發去。
松、杉、石巖交織而成的美麗景致相隨,約兩分鐘即過3.1K,再次於箭竹密林中穿梭著, 11:17抵海拔2965公尺的3.4K鞍部,小心翼翼攬著繩抓著盤根越過幾為垂直的巨岩峭壁。
過3.5K,11:25抵海拔2937公尺的石瀑大崩壁,約10分鐘的橫切繞行再上切,之後腰繞再攀爬岩塊陡上,約11:45過3.8K幾分鐘再上一山頭,如此上上下下走過箭竹叢林,路過嵐靄山頭,再於10分鐘後過3.9K。
些許下坡中,美麗的小徑、似太陽花、似草莓、似棉花糖的各類菇兒一路美美相伴,12:00,來到海拔3010公尺的4K處,離頂峰只剩最後的0.1K了。
約半人高的箭竹密林中我們持續穿梭約5分鐘,又被眼前的絕美景致所吸引,只見在這制高點上,滿目盡是滾滾雲浪,包覆的山頭像群島般靜躺於下,真是美極了!隨後走過巨岩崖壁,又見雲海,雲霧裊裊的畢祿山也於旁露臉相迎。
最後的陡峭尖聳山頭,兩分鐘的一鼓作氣,走過磊石堆疊的4.1K,於12:10終於上抵海拔3035公尺有著三等三角點的羊頭山,觸摸三角點基石的我滿是喜悅,勞苦功高的隊長、28三姝、28勇士們、還有小鹿與一顆天上掉下來的蘋果,紛紛幫其留影,也來個辛苦後勝利的合影,見證這最美麗的一刻,也記錄這瞬間的永恆,而由叉路口到此的垂直落差雖僅16公尺,卻須上下至少四個回合不小的起伏,也足足走了一個小時,登頂全程共耗時5.5小時。
12:20,原路折回,面對迢遙陡峭「地無三〝尺〞平」的回程,輕鬆的心情成為此刻最佳的助力,全程逐一倒帶著,一路的陡下,我們放慢腳步,或蹲或坐著移動,安全為要步步為營,偶而的上坡也成了雙腳的負擔,如此約一個小時屏氣凝神全神貫注,13:15的一個垂直陡下,我們採用垂降方式,也能輕鬆以對。
13:35下抵一巨木群,千姿百態,相互競豔,在一路無休的此刻,我們停下腳步細細觀賞一番,始發現相同景致因方向相反而有不同角度的美,也的確超美!
13:40,回抵叉路口,享用午餐,只喝得下熱湯的我,加件薄外套,也暖了身子,與華華往畢祿山方向走了幾步路,華華說也算走了「畢羊縱走」了,哈!當然該算,至少自我陶醉一番又何妨呢!14:25,整裝打道回府。
這之後全是陡下坡了,較之不用太費力,但陡峭、濕滑、盤根密集,蹲坐下移是此路段絕大部分的姿勢,可降低重心,亦可減少反作用力,雖速度較慢但較安全也較不傷腳;此時薄嵐漸起,芒草細徑中,林木上輕柔松蘿像蕾絲、像簾幔般美美地垂掛著,亮麗的野百合花依舊守候,下坡才看得到的整樹松蘿以及像奶油巧克力麵包的菇兒,紛紛露臉與我們道別。
隱約中一直有著響雷,偶而的雨絲飄落也無礙,淡淡的煙靄輕罩更是如詩如畫,15:15,隊長幫我們留影也小休一兩分鐘,棕紅松針細徑拖著的是長又長的護繩,而此場景也不時現出,我們小心踏穩每一個腳步,15:20下抵2K處再陡下,慢慢地雨似有漸大的趨勢,著好雨衣順便喝個水,還好只是偶而下個一些些而已。
約16:00,箭竹密林中,我們持續壓低身子小心緩下,或順著或倒著或蹲著或坐著一步一步往下推移,儘量放慢速度以減輕因長距離的陡下雙腳的負擔,如此又過了半個小時。
16:30,終於下抵1K處,可開始為完登倒數計時了,心情也輕鬆了起來, 16:40,到了繩梯,由上往下看更為驚險,我們一個挨著一個小心下移,之後也稍放慢腳步小休一下,17:15,0.5K,隊長說操場繞一圈就到了。
之前錯車而過的巡山員貼心地問我們有否要改善的地方,其實說真的已維護得很好,導繩也不缺,只是合歡山與羊頭山海拔高度相當,建議如能來個纜車不就更好呢,啊呀!少做白日夢,已快完成了,小心續行為上,下了兩座木梯,走過芒草,走過青翠闊葉林,大夥兒笑容愉悅起來,也瞄到陳司機的車了。
15:45,最後的0.1K界樁,此刻看起來特別迷人,瀑水聲也由遠而近,隧道口與車子就在下方,17:50,0 K木牌也謹守本分等著與我們道聲再見,約18:00,隊友們越過驚險刺激的溪流安抵停車處,也圓滿完成這極其豐碩的一程。
18:35,車窗外,大禹嶺雲海上的山頭矗立依舊,我們已踏上歸途,我因暈山挨了一針,但無論如何都很值得,再回昨晚清境農場的餐廳享用晚餐,而台南仁德休息站,我們一身厚重冬衣,不知其他旅客作何想法,大家不禁會心一笑,於24:30回到高雄。
不含休息的行程時間:登山口至3K稜線叉路口耗時4.5小時,至三角點1小時;回程至3K叉路口1小時20分,至0 K登山口3.5小時,全程來回8.2公里,總爬升約1250公尺。
羊頭山,雖為百岳老么,但卻不容小覷,紮紮實實不客氣地一路陡上到山巔,回程再一路陡下,沒有任何替代路線,尤其是前3K一公里平均約340公尺的落差更是硬斗,然全程翠綠無比的闊葉林、高直挺拔的松杉林、松蘿垂掛的灰綠木、自擁方寸的白木林,落葉、松針、碎岩、磊石,在芒草、箭竹合作無間時而稀疏時而濃密地交錯現出點綴下,林相由溫帶到寒帶,變幻萬千也緊湊豐實,而玉山杜鵑、野花、菇兒也為此片大地增添了明亮與繽紛,相較他隊山友們的來去匆匆,我們就盡情獨享這美麗饗宴了。
「不論群山施予何等多變的試煉,往頂峰接續踏出的腳步,是行者不變的堅持與追尋」,登山,非跑百米,不需要速度,但因屬耐久型運動,需要的是耐力,不能躁進以避免後繼無力,此程高山攀爬,隊長採先緩行適應、慢行讓身體習慣、依平常速度前進、最後衝刺登頂,四階段循序漸進,終至圓滿完登;每次難得的一程,在時間、氣候允許下,總是儘可能讓我們有機會與大自然融為一體,並耐心地引領我們達成目標,著實感佩;隊友們實力超強,我也不太肉腳,光嫂她倆自行的返抵也展現過人的膽識與智慧,讚,讚呆了;陳司機高超行車技術的兩趟深山夜行以及早出晚歸的協助,感激不盡;僅下午一絲絲的午後陣雨,讓我們行程更為順暢,也感謝老天的恩賜。
新竹五峰鳥嘴山,9月,一天半行程,夜宿清泉的翌日,隊長將帶我們由此經鵝公髻山,過大隘山抵五指山連峰,再走走猴洞步道與金龜岩觀音步道,來個極其精彩的縱走行程;讓我們暫拋煩瑣,無憂無慮地走在翠綠的原始森林,踏在金黃的松針山徑,細細找尋每個不期而遇的驚喜!!
登山口(H 1998m)→【5分】→ 0 K牌→【30分】→0.5K(H 2156m)
→【40分】→1K(H 2352m)→【40分】→1.5K(H 2513m)→【40分】→2K(H 2670m)
→【25分】→2.5K(H 2824m)→【45分】→3K(H3019m)
→【12分】→3.4K(鞍)(H 2965 m)→【5分】→3.5K(H 2955m)→【7分】→石瀑(H 2937m)
→【35分】→4K(H 3010m)→【10分】→4.1K△(H 3035m)
感恩篇:
〈硬斗的羊頭山單攻,以軟實力和紀律克服它〉
羊頭山,4.1公里的山徑,落差約1000多公尺,原路往返陡上陡下,讓你盡情享受攀登的樂趣;百岳攀登有一定的困難度,大夥勇於接受挑戰;從高雄舟車勞頓直奔大禹嶺,一如去年〝西峰行〞的細雨綿綿;大家屈就於簡陋工寮,但卻不減興致,讓主辦者少了一層煩惱,畢竟,暑期旺季,民宿爆滿,感恩這群不計較的山友;登山活動親近大自然,就是要學習過著簡單的生活,培養勤奮的精神,不與人〝計較〞或〝比較〞,放下不必要的生活〝累贅〞,活得〝自在〞些。
羊頭山,無窮無盡的多樣性林相,原始森林高聳扶疏,植被豐富;由於地勢陡峭,山徑維護不易,感謝國家公園的用心,沿途架設許多繩索、木梯,增加攀登的安全性;山徑旁每百公尺立有標樁,無疑是告訴登山客〝山徑非常陡峭,請大家小心慢慢爬〞;當大夥登頂後回程途中,巧遇〝巡山員〞親切的問候,我們一時反應不來,更詢問〝山徑還有什麼地方要改進或加強的嗎?〞,這貼心的舉動,讓大家感到驚訝!太魯閣國家公園讓人刮目相看。
羊頭山,高山景色秀麗,崇山峻嶺歷歷在目;28隊很幸運地造訪成功,登頂的喜悅與感恩在心中激盪交織著;感謝陳司機的協助;感謝隊員的成熟應對;感謝太魯閣國家公園在我們申辦入園的親切叮嚀;更感謝老天和山神的庇佑我們平安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