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180283_調整大小.JPG

P1180285_調整大小.JPG

P1180313_調整大小.JPG

P1180321_調整大小.JPG

P1180324_調整大小.JPG

P1180325_調整大小.JPG

P1180326_調整大小.JPG

                                                     2019-12-07~08 新北市鳶山山系縱走二鬮山山系行程記述

【行進路線簡述】

中園國小(H57m)→【0.66K10分】→鳶尾山大同路登山口(H54m)→【0.68K30分】

→鳶尾山(H162m)→【0.92K20分】→鳶山東峰(H232m)→【0.54K10分】→長春嶺(H306m

→【0.6K15分】→鳶山岩(H300m)→【0.2K2分】→鳶山大鐘(H270m)→【0.8K16分】

→回長春嶺→【0.77K20分】→福德嶺(H315m)→【0.07K1分】→鳶山(H323m

→【彩虹石壁尋路1.5K301.44K45分】→五十分山(H296m)→【2.62K60分】

→烏塗窟山(H281m)→【3.13K85分】→壽山(H217m)→【4.18K110分】→大石牛(H149m

→【0.56K15分】→二鬮山(H154m)→【0.48K15分】→二鬮社區永福宮登山口(H55m

總計:19.15公里,總爬升1385公尺,含休息耗時11小時

 

【實際攀登篇】

簡介鳶尾山,海拔157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補點,又稱楓仔湖山,位鳶山東南方;鳶山東峰,海拔220公尺,中油3號基石,又名福德坑東峰;鳶山,海拔321公尺,三等三角點,小百岳,又名福德坑山,臨大漢溪,因狀似飛鳶而得名,屬雪山山脈支脈稜端,是俯瞰大台北地區晨昏美景的最佳地點,為三峽五景之一;五十分山,海拔296公尺,土調局圖根補點,又稱五十份山,以上均屬新北市三峽;鳥塗窟山,海拔283公尺,三等三角點,屬桃園市大溪;壽山,海拔222公尺,水準點04,屬二鬮山山系,位於大溪永福龍山寺後山;二鬮山,海拔161公尺,土調局圖根補點,又名大埔山,屬新北市三峽;全程含休息11小時完成。

行程:多趟北台灣登山之旅,屢屢見著國道3號旁的鳶山連稜,終能排定造訪,自是萬分期待,星期六中午,新北市三峽,我們快樂登山度假去。

西螺、關西小休,下龍潭交流道,1700,晚餐改個餐廳品嚐甕窯雞大餐,適逢2827週年隊慶,東董特地帶來珍藏的頂級紅酒慶祝,也感謝隊長長年精湛行程的帶領與辛苦的付出,仍夜宿附近的龍潭勞工育樂中心。

清晨500離開,於附近7-11停留備糧,545,上龍潭交流道,20分鐘後下三峽/土城交流道,由台3-23.5K,轉大同路,過橋,右轉民權街,再左轉弘園街,620,抵海拔57公尺的中園國小。

P1180281_調整大小.JPG

小車可開到登山口,但難得來此一趟,選擇走段溪旁古徑,體會一絲絲此地的風土民情,吃吃平安小果凍,合影後,630,正式啟程。

P1180282_調整大小.JPG

前行幾步路右轉,下個岔口左轉沿溪而行,過旁邊水利點,右方遠處中間小徑是我們待會兒要到的地方。

DSC08511_調整大小.JPG

DSC08512_調整大小.JPG

DSC08515_調整大小.JPG

DSC08516_調整大小.JPG

過自強橋後左轉,巧遇溪邊浣衣一景,637,來到岔口,右往可抵長春園,我們直行,640,抵大同路28618號紅磚厝。

DSC08518_調整大小.JPG

DSC08519_調整大小.JPG

DSC08521_調整大小.JPG

DSC08522_調整大小.JPG

DSC08523_調整大小.JPG

DSC08526_調整大小.JPG

再往前行幾步路即抵海拔54公尺的鳶尾山登山口,共走了0.66公里。

DSC08528_調整大小.JPG

DSC08529_調整大小.JPG

DSC08530_調整大小.JPG

642,由右側菜園小徑續行,3分鐘後入山,有繽紛登山路條,也有路樁於旁,旋即陡上,於叉路右轉上木棧板。

DSC08531_調整大小.JPG

DSC08534_調整大小.JPG

line_53033925779600_調整大小.jpg  DSC08536_調整大小.JPG

昨日之前數日的大豪雨,山徑略顯潮濕,循木擋階梯,7:00,陡上群生植株,復踩磊石陡上過榕樹抱石,7:05,上稜。

DSC08540_調整大小.JPG

DSC08543_調整大小.JPG

DSC08546_調整大小.JPG

清晨的林外鄉居與群巒更顯優雅靜謐,那裡有我們造訪過的金面山、石門山和溪洲山三座小百岳連稜。

79686372_3312702245412898_3455740599146119168_o_調整大小.jpg

710,上抵海拔162公尺的鳶尾山,共已走了1.34公里,總爬升128公尺,基石就在長椅左側。

P1180283_調整大小.JPG  DSC08551_調整大小.JPG

小休後,718,起身,3分鐘後過路標,隨即循級陡下,725,抵三叉路口,左側山徑可下到方才紅磚厝附近的另一登山口。

DSC08554_調整大小.JPG

DSC08555_調整大小.JPG

DSC08561_調整大小.JPG  DSC08560_調整大小.JPG

續直行往東峰,循左側步階而上,過一休憩亭,盤根、綠樹與陽光,沖淡了直上的辛苦,過幸福亭,接續的石板小徑增添詩意,也上下其間。

DSC08566_調整大小.JPG

DSC08569_調整大小.JPG

DSC08570_調整大小.JPG

DSC08573_調整大小.JPG

DSC08576_調整大小.JPG

DSC08579_調整大小.JPG

DSC08580_調整大小.JPG

再次陡上兩分鐘,740,上抵海拔232公尺的鳶山東峰,又名福德坑東峰,共已走了2.26公里,總爬升233公尺,基石就在右側亭腳旁。

DSC08582_調整大小.JPG

DSC08584_調整大小.JPG  P1180285_調整大小.JPG

鳶山岩山頂紅色無線電轉播站,也清晰於林外前方。

DSC08588_調整大小.JPG

750,續行,桂花香與茶花美給了陡上陡下時的心情轉換,10分鐘後上抵海拔306公尺的長春嶺,共已走了2.8公里,總爬升320公尺,有往彩色大岩壁的指標。

DSC08589_調整大小.JPG

DSC08591_調整大小.JPG  79899536_3312706748745781_6690431515173584896_o_調整大小.jpg

DSC08594_調整大小.JPG

DSC08595_調整大小.JPG

DSC08597_調整大小.JPG

超吸睛花海中,廣闊的城居上有藍藍的天與白白的雲,構置一幅佳景與一份隨之開展的愉悅情懷。

P1180286_調整大小.JPG

P1180287_調整大小.JPG

78841143_3312710522078737_2271254860189925376_o_調整大小.jpg

背包放著,805,我們輕裝,以攬勝的心情,由右側細徑上下於林間,朝陽灑下了斑駁點點,10分鐘後過電塔,藏族彩旗也高揚林梢。

DSC08603_調整大小.JPG

DSC08606_調整大小.JPG

DSC08608_調整大小.JPG

DSC08610_調整大小.JPG

DSC08611_調整大小.JPG

由左叉路沿稜來到展望點,只見鄉居就在腳下,國3車流清晰在目,三峽因處於大漢溪、三峽溪、橫溪三河的匯流之口,古稱「三角湧」,隨著時代變遷已有著城市之風。

DSC08612_調整大小.JPG

DSC08617_調整大小.JPG

P1180289_調整大小.JPG

P1180291_調整大小.JPG

P1180292_調整大小.JPG

續行,過紅色轉播站,巨岩漸次現出,5分鐘後來到海拔300公尺鳶山山頂,只見巨石蹦起,嶙峋疊嶂,這孤峰斷崖就是著名的三峽鳶山岩。

DSC08621_調整大小.JPG

DSC08622_調整大小.JPG

DSC08625_調整大小.JPG

DSC08626_調整大小.JPG

居高臨下,視野更形清晰,時常經過的國3、三峽、鶯歌以及大漢溪曲流、台北101均盡收眼底。

P1180296_調整大小.JPG

P1180297_調整大小.JPG  DSC08632_調整大小.JPG  P1180298_調整大小.JPG

趁著清早遊客未到,小心踏穩腳步,調整雀躍思緒,找個最最漂亮之點,拍個懸空美照自娛娛人,也嚇嚇他人。

P1180294_調整大小.JPG

line_53769917579875_調整大小.jpg

line_54140653513743_調整大小.jpg

小鹿自處一隅,與廣播站於旁細看包括我們在內的人生百態。

DSC08631_調整大小.JPG

830,陡下至步道,續前行,旋即來到鳶山勝蹟紀念碑,與曬著太陽的慵懶貓兒,一剛一柔,剛柔並濟緬懷著前塵往事。

DSC08633_調整大小.JPG

DSC08635_調整大小.JPG  P1180308_調整大小.JPG

海拔270公尺的紀念鐘就在幾步之遙,大紅掛鐘有眾石獅環繞,也有光束輕灑的群巒相伴。

78654681_3312711142078675_4631840719399550976_o_調整大小.jpg

DSC08639_調整大小.JPG

DSC08640_調整大小.JPG

P1180301_調整大小.JPG

P1180303_調整大小.JPG

DSC08642_調整大小.JPG

而回首轉播站群右側的鳶山岩,晴空純淨湛藍,益顯青翠美麗,移動的人影清晰可見,右下方就是垂壁斷崖,方才我們就在那裡。

DSC08646_調整大小.JPG  P1180306_調整大小.JPG  P1180305_調整大小.JPG

8:35,原路而回,我們走小段繞腰路徑回接步道,8:52,回到長春嶺,完成來回1.6公里,爬升約100公尺的附加之旅,小休。

DSC08648_調整大小.JPG

DSC08651_調整大小.JPG

78550688_3312714592078330_5766876472652333056_o_調整大小.jpg

line_53108981125220_調整大小.jpg

P1180309_調整大小.JPG

P1180310_調整大小.JPG

900,由另一側前行,花海、路樁伴隨快樂心緒,踩踏在鳶山步道上,15分鐘過休憩亭上稜,藍天白雲映襯著佳景,也開始一路陡上。

line_54228140617210_調整大小.jpg

DSC08658_調整大小.JPG

DSC08661_調整大小.JPG

DSC08663_調整大小.JPG

DSC08664_調整大小.JPG

DSC08667_調整大小.JPG

920,來到海拔315公尺的福德嶺,共已走了5.17公里,總爬升495公尺,有運動小器材以及林外美景。

DSC08668_調整大小.JPG

DSC08670_調整大小.JPG

line_53154704521069_調整大小.jpg  P1180311_調整大小.JPG

又名鳶山的小百岳福德坑山就在其上方,9:25,起身循階1分鐘就到美麗別緻的基點,海拔323公尺,是鳶山山系最高峰,共已走了5.24公里,總爬升504公尺。

DSC08672_調整大小.JPG

DSC08673_調整大小.JPG

DSC08674_調整大小.JPG

給帥氣隊長來張感恩的獨照,我們也快樂留影。

line_52942443887364_調整大小.jpg

line_54236786358441_調整大小.jpg  P1180313_調整大小.JPG

腹地寬敞,小鹿坐擁迷你鳶山岩,隊友歡樂話家常,還有青山綠水與鳶山堰美景。

DSC08677_調整大小.JPG  P1180314_調整大小.JPG  78839304_3312720965411026_6162900293026578432_o_調整大小.jpg

隊長說彩壁就在附近,9:35,由左側磊石繞過,陡下,兩分鐘過永安宮路標,回家看了才知永安宮那塊板子,左側依稀有黑色「彩壁」兩字及箭頭,當然,我們的方向也是對的。

DSC08682_調整大小.JPG

DSC08684_調整大小.JPG

DSC08685_調整大小.JPG

陽光和煦溫暖,林外美景相隨,走在往五十分山步道上,16隻眼睛尋尋覓覓,未見彩壁芳蹤,幾次路人相告也語焉不詳,950,來到五十分山、福德坑山與永安宮岔。

DSC08687_調整大小.JPG  DSC08688_調整大小.JPG  DSC08689_調整大小.JPG

往五十分山方向續行,路人說約再一兩百公尺,6分鐘後過健康亭旁白色長椅休憩點,續沿鳶山縱走黃牌走約兩分鐘,10:00,來到五十分山、福德坑山與茅埔路岔。

line_53187441940763_調整大小.jpg

DSC08690_調整大小.JPG

DSC08691_調整大小.JPG

DSC08692_調整大小.JPG

步道岔口右旁低矮枝幹剖面「彩壁」是唯一路標,字跡又背對我們,就此錯過,開始長長的尋壁之旅......

DSC08704_調整大小.JPG

續沿鳶山縱走牌,過彩珠、過錦葉,再個長陡下,1010,抵農路岔口,

DSC08693_調整大小.JPG

DSC08694_調整大小.JPG

DSC08695_調整大小.JPG

DSC08696_調整大小.JPG

DSC08698_調整大小.JPG

路人說往右沿農路繞上再陡上一點點就到了,如是前行,又過白色長椅,原來這是腰繞線,10:25,又過錦葉,這下我記得了.....已繞回原處。

DSC08699_調整大小.JPG

DSC08700_調整大小.JPG

DSC08702_調整大小.JPG

於附近繞了一下下,1030,繞回茅埔路岔,路人指引,看到一旁矮枝幹上的指標,往茅埔路方向下切約1分鐘,鳶山彩壁就在左旁,已是人潮擁擠。

DSC08703_調整大小.JPG

DSC08704_調整大小.JPG

DSC08705_調整大小.JPG

這彩虹藻壁,鮮豔斑斕,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功,經過漫長歲月以地衣編織而成,深藏在此山林裡,是隱藏版秘境,是極致珍品。

P1180316_調整大小.JPG   P1180315_調整大小.JPG  line_54289157528136_調整大小.jpg   line_54323661468446_調整大小.jpg

彩壁右外可見鄉居景致,由福德坑山過來約25分鐘的茅埔路岔即到,我們多花30分鐘,多走約1.5公里路探尋,終究有緣一睹,極具價值,也心滿意足。

DSC08709_調整大小.JPG

10:35,已見塞車,續前行可下茅埔路永安宮登山口,我們原路回步道,續往五十分山,路標、黃牌、錦葉,熟悉的路再走一次,10:45,又回到農路岔。

DSC08714_調整大小.JPG

DSC08715_調整大小.JPG

DSC08717_調整大小.JPG

DSC08723_調整大小.JPG  DSC08722_調整大小.JPG

這次左轉,白色路標此刻清晰於旁,已遠離遊客區,清靜地走在光陽細徑中,3分鐘即抵水泥產道岔口。

78600490_3312722712077518_4180010503457734656_o_調整大小.jpg

line_35055772401084_調整大小.jpg

line_53241348090920_調整大小.jpg  DSC08726_調整大小.JPG

對面為五十分山登山口,此地海拔230公尺,共已走了7.65公里,總爬662公尺,我們小休。

DSC08727_調整大小.JPG

DSC08728_調整大小.JPG

1055,起身,盤根、板階直上幾分鐘後,之字大陡上,1110,上抵海拔296公尺的五十分山,共已走了8.18公里,總爬升736公尺,基石就在五福亭前。

line_53273506841460_調整大小.jpg

line_53305489461616_調整大小.jpg

DSC08735_調整大小.JPG

P1180321_調整大小.JPG

寬廣的腹地,180度大環景視野,在大好晴天下,美景盡攬,白色客機也不時閃亮地飛越遠方。

DSC08742_調整大小.JPG

P1180317_調整大小.JPG

P1180319_調整大小.JPG

P1180322_調整大小.JPG

P1180323_調整大小.JPG

DSC08744_調整大小.JPG

DSC08745_調整大小.JPG

line_52897157224899_調整大小.jpg

1120,續行,竹林首次現出,落葉也沙沙,走在低海拔連稜,近20度嘟嘟好的氣溫,偶有涼風吹拂,清爽舒適。

DSC08747_調整大小.JPG

DSC08749_調整大小.JPG

幾分鐘後開始長長的直下,山野靜謐原始,路也平整偶泥濘,台北天際線白牌與路條一路不缺,1135,過牢固短竹橋。

DSC08750_調整大小.JPG

DSC08751_調整大小.JPG

line_53336075431079_調整大小.jpg  78837310_3312723705410752_7368795164053078016_o_調整大小.jpg

DSC08754_調整大小.JPG

DSC08756_調整大小.JPG

line_52851344620051_調整大小.jpg

路變平緩,10分鐘後接水泥小徑,也開始連串的倒木群橫過,之後再長波緩上,復於少許上下後,12:13,抵烏塗窟山岔。

DSC08758_調整大小.JPG

DSC08761_調整大小.JPG

DSC08763_調整大小.JPG

line_52835172334511_調整大小.jpg

DSC08768_調整大小.JPG

DSC08770_調整大小.JPG

DSC08772_調整大小.JPG

右上找個平坦處,1215,午休,熱熱泡麵、香醇咖啡,給了溫暖與體力。

DSC08775_調整大小.JPG

1310,輕裝續前行,4分鐘後穿過水泥路與路標,沿指標於1315,上抵海拔281公尺的烏塗窟山,屬桃園大溪,共已走了10.8公里,總爬升899公尺,三等三角點也漂亮霸氣。

DSC08777_調整大小.JPG

DSC08779_調整大小.JPG

78861405_3312728658743590_5252079819948032000_o_調整大小.jpg

DSC08780_調整大小.JPG

DSC08781_調整大小.JPG

P1180324_調整大小.JPG

基石另一側可往娘子坑山,1322,我們原路而回,背包上肩,於1333,出產業道路,右轉續行。

DSC08784_調整大小.JPG

DSC08790_調整大小.JPG

DSC08791_調整大小.JPG

1分鐘即來到一岔路口,再1分鐘來到二鬮山岔口,1336,選擇龍山寺/二鬮山稜線路,右上,離開鳶山山系,往二鬮山山系續行。

DSC08792_調整大小.JPG

DSC08793_調整大小.JPG

DSC08794_調整大小.JPG

DSC08795_調整大小.JPG

DSC08796_調整大小.JPG

10分鐘後,開始岩稜群的陡上陡下與穿越,約15分鐘的奮戰,雙腳已快不聽使喚。

line_52740839953890_調整大小.jpg

DSC08800_調整大小.JPG

DSC08806_調整大小.JPG

DSC08808_調整大小.JPG

78423683_3312733748743081_3439016524776472576_o_調整大小.jpg

78489994_3312732155409907_5407218204797829120_o_調整大小.jpg

78575209_3312734188743037_1440920871647576064_o_調整大小.jpg

1407,又見天際線指標,我走過,我歡喜,也感謝隊長的帶領與山友維護的付出。

line_52773890698969_調整大小.jpg

復下多上少地穿梭其間,1422,過電塔,秋芒奇美;過竹林,景徑蒼茫,1433,出鐵柵門。

DSC08813_調整大小.JPG

DSC08815_調整大小.JPG

DSC08817_調整大小.JPG

line_53452772819086_調整大小.jpg

line_53462190598779_調整大小.jpg

DSC08819_調整大小.JPG

78973765_3312735488742907_3991468285341204480_o_調整大小.jpg

DSC08823_調整大小.JPG

三叉路地上有著指標,往龍山寺方向直上,1443,過電塔工地,在泥淖產道中續上,1448,來到岔口。

DSC08825_調整大小.JPG

DSC08824_調整大小.JPG

DSC08827_調整大小.JPG

DSC08828_調整大小.JPG

DSC08831_調整大小.JPG

DSC08832_調整大小.JPG

先往右緩上,於1450,抵壽山亭,這小山頭即為壽山,水準點基石位於亭旁,此地海拔217公尺,共已走了13.93公里,總爬升已來到1100公尺。

DSC08833_調整大小.JPG

DSC08834_調整大小.JPG

DSC08836_調整大小.JPG  P1180325_調整大小.JPG

環顧四周,有近於身旁的粉撲花,有山腳下的鴻禧山莊,另一側石階壽山步道,可下到永福龍山寺,出台3-31.9K。

DSC08837_調整大小.JPG

79334843_3312735012076288_2762084534525624320_o_調整大小.jpg

1505,原路回稜線岔,1507,直行往二鬮山,沿土泥產道兩分鐘過4.3K路牌,旋即過電塔,於1518,過3.9K處,路徑平整易行。

DSC08840_調整大小.JPG

DSC08842_調整大小.JPG

DSC08843_調整大小.JPG

DSC08844_調整大小.JPG

DSC08846_調整大小.JPG

10分鐘的坦路幽徑後過竹林,1535,過路標與3.2K處。

DSC08847_調整大小.JPG

DSC08848_調整大小.JPG

DSC08849_調整大小.JPG

自此,開始約20分鐘的陡上下,之後,過倒木,續陡下,於1600,過2.5K處,這0.7K於操兵近10小時的此刻,度分如年啊。

DSC08850_調整大小.JPG

78895189_3312740685409054_8643464242583830528_o_調整大小.jpg

line_52672360823809_調整大小.jpg  DSC08857_調整大小.JPG

續於較平緩的上下中,16:22,過龍脊岩,幾分鐘後的邊坡外有群巒、有月升,旋即鑽過樹洞,過紅木林,16:45,過1.2K處及檳榔園。

DSC08860_調整大小.JPG  line_53550682001785_調整大小.jpg

79205716_3312745468741909_5428234648008261632_o_調整大小.jpg

79217700_3312745338741922_8193091369175089152_o_調整大小.jpg

DSC08862_調整大小.JPG

DSC08863_調整大小.JPG  78861740_3312740005409122_7851108931853090816_o_調整大小.jpg

DSC08865_調整大小.JPG

7分鐘後有大石牛指標,火紅夕陽已映照於隨後而到的電塔中,16:55,終於見著大石牛,此地海拔149公尺,共已走了18.11公里,總爬升1350公尺,小休。

DSC08866_調整大小.JPG

DSC08867_調整大小.JPG

DSC08868_調整大小.JPG

DSC08869_調整大小.JPG

DSC08870_調整大小.JPG

1705,起身,冬日天黑較早,與時間賽跑,踏上小石階,順一旁小石牛指標,繞過巨岩,旋即來到小石牛,此刻1711

79342552_3312745315408591_51446419646578688_o_調整大小.jpg

DSC08875_調整大小.JPG

79143246_3312745718741884_8480273386759520256_o_調整大小.jpg

由右旁繞行而過,續循土階直上,於漂亮野芒相伴中,過指標後1分鐘,1720,終於上抵海拔154公尺的二鬮山,共已走了18.67公里,總爬升1385公尺。

line_53625229048635_調整大小.jpg  78818996_3312743512075438_8377287011668590592_o_調整大小.jpg   P1180326_調整大小.JPG

奇株與基石相伴,是美;苦中作樂,卻已沒力氣將其推直,天色漸暗,17:25,踏上歸途。

78652318_3312746068741849_7242678057905946624_o_調整大小.jpg

line_52589034512343_調整大小.jpg

直下路徑寬敞也見陡峭,以僅有的黃昏餘光與疲累的身軀仍需小心每個步伐,旋即過電塔,在芒花與晚霞美景中,5分鐘後過第二座電塔,天色已暗,拿手機借光,再循步階而下約10分鐘,17:40,出二鬮社區,左往一旁路口海拔55公尺的永福宮。

79229388_3312745782075211_6071818661042061312_o_調整大小.jpg  75614002_3312744858741970_3169411450397523968_o_調整大小.jpg

DSC08883_調整大小.JPG  79373642_3312742172075572_1056796868052254720_o_調整大小.jpg

DSC08885_調整大小.JPG

DSC08887_調整大小.JPG

共計走了19.15公里,總爬升1385公尺,圓滿完成這極其豐碩硬斗的環台北天際線連稜之旅,等了一下下陳司機,稍作梳洗後,出台3-26.6K,再次到三峽中正二路台灣磚窯雞餐廳,享用豐盛的烤雞大餐,於23:20回到高雄。

DSC08889_調整大小.JPG

七座主要山頭,由鳶山山系到二鬮山山系,鎮日於新北三峽與桃園大溪間穿梭,全國最浪漫邊線的環台北十大天際線,這第九段U形縱走,雖因路途遙長,翻越無數個大小山頭,辛苦自不在話下,然山林濕潤青翠,綠意盎然,空氣清新,景致絕美,外加驚心的鳶山岩、思古的紀念鐘、絢爛的大彩壁,以及登高望遠的城鄉與山巒美景,動與靜間豐富了整條連稜的內涵,值得走它一趟;感謝隊長的精心規劃,感謝隊友的相伴協助,感恩所有。

 

【感恩篇】

〈天際線的魅力,沉迷在山林中〉

這段天際線縱走,要越過好幾座有稱呼的山岳,更要路過無以計數的小山丘,有時穿行在巨林底下,有時要鑽行在芒萁蔓草中,有時也要在裸岩磊石上攀登,更有無數的岔路讓你昏頭轉向,須謹慎辨認;山徑上有了許許多多有形無形的障礙,卻也阻止不了熱忱的登山客,想盡辦法克服它,這也是長途縱走的魅力所在。

稜線山徑,地形崎嶇,如波浪般無盡地湧出延伸,縱走時,讓人考慮再三,例如時間的調配,體能的徐徐消逝和隊伍的節奏等,以弱腳的體能,博取最大的能量,走完預定的目標;初訪這山嶺,美麗的景色,到處驚艷,無垠的天地間讓人望洋興嘆,俯瞰山腳下車水馬龍,遠觀人民為日常生活而奔波,河水閃爍亮麗地流動著穿過城市的中心,吵鬧的聲音在這裡聽聞不到,只看到廣闊的〝蠕動畫面〞而感新奇,而頗饒趣味,而更能拋離喧囂雜沓,讓心安定下來。

大夥經過天際線的洗禮,深入不熟悉的地方,堅持走完全程的結果,豐富了每個人的生命;天際線的提醒,也才知道我們昔日在北部山區活動造訪的山嶺,許多是天際線的山稜,無形中對嘔心瀝血開拓山徑的前輩們,致上最高的敬意;天際線的訂定,導引登山客更多的選擇和目標,讓更多的人了解我們居住的環境,實在是〝功德無量〞的一件事。

感謝大夥的參與,感謝茂伯的服務和留守,好天氣就能更快樂悠閒地親近山林,感恩上蒼的眷顧。

DSC08626_調整大小.JPG

line_52773890698969_調整大小.jpg  DSC08817_調整大小.JPG

 

:環台北十大天際線第九段:

由三峽老街登山口起登,循著鳶山山系,經鳶山東峰 (福德坑山東峰)、小百岳鳶山 (福德坑山)、五十分山、烏塗窟山(桃園大溪邊界),轉接二鬮山山系,經壽山、二鬮山(大埔山)、王公坑山、溪南尖至三峽橫溪橋,共約26.3公里(此程我們由鳶尾山步道過鳶尾山銜接,並來回鳶山大鐘,終點二鬮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28園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