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02 嘉義(石棹走頂湖)九層巃坪山/霹靂山/大凍山/芙蓉山縱走行程記述
【計劃攀登篇】
縱走行程是由石棹茶園經大凍山,走上芙蓉山,最後下頂湖風景區;活動範圍都在海拔1500公尺左右,是暑夏的遊覽勝地,芙蓉山與大凍山都是頂湖與石棹的天然屏障,是阿里山茶的主要產地之一,之前的隙頂也是;山嶺裡,林相多變,久遠的杉木群,已漸漸融入天然林中,筆直聳立,巨木隨處可遇,更有響富盛名的孟宗竹林,及有別於奮起湖吵雜的頂湖風景區,登山隊已很久沒造訪過,何不一日走好走滿,過個炎炎夏日的暢快之旅。
【行進路線簡述】
霧之道步道口(H1350m)→霧之道.茶之道(H1470m)→【1.71K,53分】
→九層巃坪山(H1679m)→【0.55K,5分】→焙仔桶林道(H1661m)→【1K,23分】
→霹靂山登山口(H1759m)→【0.52K,15分】→霹靂山(H1856m)→【0.93K,23分】
→七星石(H1840m)→【0.83K,25分】→大凍山(H1972m)→【3.41K,120分】
→芙蓉山(H1970m)→【1.31K,70分】→頂湖登山口(H1722m)→【0.97K,20分】
→頂湖公園步道岔(H1667m)→【0.41K,10分】→龍珠石(H1656m)
→【0.14K,5分】→頂湖停車場(H1650m)
總計:11.78公里,總爬升1024公尺,耗時8小時
【實際攀登篇】
簡介:九層巃坪山,別名樂野山,山字,H1699m,是頂石棹步道群的最高點;霹靂山,海拔1870公尺,阿里山補點29,山頂有大型涼亭,是竹崎最高峰;大凍山,海拔1976公尺,一等三角點,小百岳,位於阿里山鄉、竹崎鄉與梅山鄉交界,又稱畚箕山,屬阿里山山脈,是梅山最高峰;芙蓉山,海拔1967公尺,三等三角點;全程含休息8小時完成。
行程:繼2009年由凸龜山及2012年由頂湖1.5K竹林登山口的兩趟上芙蓉山,這次由頂石棹步道群繞上,自是期待,清早4點,嘉義石棹,我們快樂出發去。
點點燈火的高速公路兩旁,曙光初透,東山白河大棟山連稜也漸次清晰,下中埔交流道,5:40,抵台18-24.5K小7吃早餐備妥行動糧,外望隙頂雙峰依舊矗立於遠方,一旁也多了漂亮的雞蛋花。
7:05,來到62.8K石棹小7暫停,見著前方茶園,今天我們就要穿梭其間。
之後由63.5K左接奮起湖替代道路,幾分鐘的7:15,即抵海拔1350公尺的頂石棹霧之道步道口,喜見上趟造訪的隙頂雙峰,於長稜中右建物正後方,只是這方向公田大山在前,二延平山隱身其後。
吃吃平安小果凍,快樂合影後,7:20,正式啟程,步道就在一旁產道上去幾步路的右側,拾級而上,金黃小花與碩大繡球花美美相迎。
隨著腳步上移,登高望遠,山景益發清晰,光陽中的嘉南平原晶亮於下方遠處,山嵐似雪絮般靜躺於疊巒懷中,步道蜿蜒於滿滿翠綠的畦畦茶園間,不禁駐足。
7:28,上接產道,再左往接棧道,復接茶園步道,沁涼清新的清晨,漫行瀏覽著美景,也於7:33,過一導覽圖。
續沿步道緩上,於滿目翠綠與汗流中,7:40,來到海拔1470公尺的茶之道岔口,共已走了0.8公里,總爬升120公尺。
7:42,開始茶之道步道之行,走過南國風情的綠植之後,相迎的是夾道的細密綠竹,於蜿蜒而上中給了賞心悅目。
7:50,越過往頂湖的產業道路岔,續行於茶之道,綠竹夾道的連延階梯,一階一階帶著我們直上,幾分鐘後粗大的孟宗竹接替,偶有小段階梯點綴其中,增添一抹視覺享受。
在兩分鐘後再次越過產道,於難得有的繽紛路條中上了去,一片豁然開朗,無垠的茶園,低罩的霧靄,增添一份詩情畫意。
8:03,走過大水塔後兩分鐘,越過岔口,木欄上的紅色九字,指引著我們穿過壯碩筆直的杉林,走過另一個大水塔,過路樁,8:10,入了林,卻見竹林與杉林相伴相依遁入五里霧中。
又見竹林幽徑,橫木與豎竹,霧中的灰黑與竹梢的碧綠,交織著優美與風情萬種,也帶我們於8:13,抵又名樂野山的九層巃坪山,此地海拔1679公尺,共已走了1.71公里,總爬升329公尺,也汗滴。
於一旁休憩椅小休,迷霧中,參天的杉林與俊秀的綠竹相映成趣,仿如置身仙境,少了遊客的穿梭,也多了份靜謐。
8:25,起身幾步路,小雨下了來,加了背包套,撐起小雨傘,立馬變了裝,更是寫意;小段下坡後接農路,有著青苔壯觀的駁坎給了歲月的痕跡,隨即於8:32來到雲之道岔。
此地海拔1661公尺,共已走了2.26公里,總爬升337公尺;8:33,右沿焙仔桶林道緩上,過駁坎左往,稍大的雨滴了來,幾分鐘後過大凍山路標,也見路條高掛。
蒼蒼野芒,滾滾霧雲,還有火紅台灣特有種巒大秋海棠,以及翠綠老中青幼齊聚一堂的長蕨,這截然不同的景致伴我們於8:50右轉,大凍山指標再次現出。
隨後不久進入竹林,8:56,來到霹靂山登山口,此地海拔1759公尺,共已走了3.26公里,總爬升442公尺。
旋即循階蜿蜒而上,霧鎖林間,步階一波接續一波,不做他想,慢步上移,涼亭已在前方,9:11,上抵海拔1856公尺的霹靂山,共已走了3.78公里,總爬升539公尺,整座會搖晃的基石就在一旁。
此段距離0.52公里,非官方的0.3公里,涼亭內溫度計顯示氣溫是怡人的17度,我們小休。
因我們要走稜線路到大凍山,9:25,由亭旁左岔直下,山中小精靈與東方肉穗野牡丹爭相鬥豔,給了一路5分鐘的繽紛。
仙境般的杉林,的雜林,的灌叢,也伴我們於9:35下到岔口,續前行幾步路,來到三角休憩椅,此地海拔1785公尺,共已走了4.32公里,總爬升542公尺。
右下往頂湖停車場,途中有步道可往大凍山,9:42,我們前行幾步路,右側即為稜線登入口,此山徑平緩好走,雪白華八仙亮麗於旁。
9:53,接上木棧步道,左上,隨即來到七星石,此地海拔1840公尺,共已走了4.71公里,總爬升596公尺。
續上接自然山徑,兩分鐘後來到一涼亭,有洗手間,也可往多林停車場,此地海拔1843公尺,共已走了4.8公里,總爬升601公尺。
10:00,循指標上步道,秋海棠花、岩石步道、石階、野牡丹,伴我們一路直上,10:22,涼亭已然在望,終於上抵海拔1972公尺的小百岳大凍山,共已走了5.54公里,總爬升734公尺。
久違的此地,是中南部觀日出最美的山峰,人聲依舊鼎沸,熱鬧非凡,四周依舊白霧茫茫,獨留亭內清亮,已爬升700多公尺落差,也讓我們累啊累的。
尚有未竟行程,10:35,由另一側直下,步道平整易行,唯雨後仍需小心,赫見剔透水晶蘭與成群菇兒,也為大地妝點一抹明亮。
稀有的水晶蘭,不是蘭花,也不是蕈類,是多年生草本腐生的鹿蹄草科植物,莖直立不分枝,花朵晶瑩剔透呈半透明,不行光合作用,沒有葉綠素,只能存活在森林微光下,3至5月是最佳賞花期。
下到竹林區,陽光透入,斑駁點點,心情也舒暢開來,兩分鐘後的10:50,下抵岔口,此地海拔1880公尺,共已走了6.1公里,總爬升736 公尺。
右斜前方即為芙蓉山登山口,隨即鑽入竹林,緩上中又見遍野小菇,煞是可愛;白菇黑菇色彩分明,爭相競艷。
倒竹十八陣式,偶有陡上,穿行約10分鐘後,出場的是雜林區,伴隨一路巨石錯置橫陳的陡上,緊拉護繩植株,找好踏點,如此約再10分鐘的奮力上登。
之後幾分鐘平路,11:15開始竹區直下約5分鐘,鑽過石門,走過木雕,又約15分鐘竹陣的緩下,11:35,過破舊筍寮。
自此開始較大斜度的陡下,雨後濕滑,小心踩踏好每個腳步,11:45,下抵鞍部三岔口,右邊是往頂湖停車場的傳統路線,路徑較為平坦,可下接農路,我們衡量體力,決定續上。
鑽行而出,橫於前頭的是幾近垂直的峭壁,緊攬繩索、盤根、岩石步步上攀是唯一選擇,然之後短距、長距交錯的陡上仍一波接續一波,偶有大級距的狗爬式也出籠,15分鐘的奮戰,終於稍得喘息。
幾分鐘後又開始第二階段陡上,跨過倒木,瞥見花語愛你一生的稀有粉色水晶蘭,也見應有重要路口的繽紛路條,果然,12:20,上抵寬廣平台,給隊長來張英雄式獨照是感激。
1.5小時的一路無休,我們於此午休,甫一坐定,大雨滂沱,連傘都來不及拿,雨滴咖啡固然美味,雨水沖的肯定泡湯,儘速穿好雨衣,撐著傘用餐,也是難得的體驗。
此地海拔1936公尺,共已走了8.19公里,總爬升924公尺,四周熱心山友的大牌子,凸龜山,早年由此上來過,備感親切,離三角點尚約0.7K,雨也停了,12:50,起身造訪去。
仍是直上,5分鐘來到樹洞,隨後的倒木與菇兒也都成雙,未久,前方亮了,13:05,再次來到芙蓉山峰頂,此地海拔1970公尺,共已走了8.95公里,總爬升972公尺。
四周箭竹長高了,感覺已沒那麼濃密,卻多了明亮的菇與如詩輕靄,爬升已近千落差,也是此程最後一座山頭,好好放慢思緒與腳步,閒坐,在這山之巔。
13:22,原路而回,14分鐘過平台,再3分鐘約20公尺來到一岔口,直行原路下峭壁走傳統路線可下頂湖,我們決定由此左往下頂湖,路口無路牌,僅有零星路條為記。
13:40動身,自此,無一坦地的一路陡下,方才大雨濕了路面,軟了土泥,滑了山徑,或蹲、或坐、或嚕,全神貫注步步為營,途中細雨時下時停,也過群聚水晶蘭、紫菇與小花,14:08,下到巨岩旁。
向右轉個彎,終於來到竹林區了,仍是礙腳的濕滑磊石,專注踩踏著每一步,不知何時,開始見不著路條,路面也平整些了,偶有新採筍殼於旁,跟著隊長東彎西拐直切而下。
14:28,於七橫八豎揮灑自如的竹陣中,繼續下切,14:33,終於看到農路了,之後於沒有路的路中切切切,14:35,踏上農路,正好是轉角處,準準準,指標大水塔就在直視的稍遠處,此地1722公尺,共已走了10.26公里,總爬升985公尺。
整整1小時繃緊神經的陡下探險,神情甫定,也想起忘了的粽子,此刻更覺美味,右上的農路某處,是芙蓉山傳統路線登山口,可接峭壁下的三岔口上芙蓉山,我們這路線,一是陡峭,二是筍農或許不太歡迎,以致於大片竹林中登山路條全無且路跡不明,如非極具經驗,為免迷路,不建議走此路線。
14:50,吃飽休足,直行農路而下,過大水塔,與隊長探勘時所留的路條喜相逢,一路碎步慢行於青苔滿佈的濕滑路面。
過社區3分鐘,15:10,接上海拔1667公尺的頂湖自然生態公園環湖步道,共已走了11.23公里,總爬升998公尺,圓滿完成這極其硬斗的頂石棹四秀探險之旅。
頂湖位於嘉義縣阿里山鄉樂野村,舊地名為上湖底,三面環山,中間地勢低平,時有雲霧環擁如湖,擁有孟宗竹林步道、天然原始林棧道、生痕化石等,難得來此,左下往龍珠石走走。
出了步道,陳司機車在右旁不遠處,我們沿茶園駁坎續行,15:15又進杉林步道,尋找觀音座蓮,觀賞蓬萊天南星,5分鐘後來到龍珠石,此地海拔1656公尺,共已走了11.64公里,總爬升1006公尺。
隊長說繞上一圈會好運連連,一路摸著祈福竹,聽那空空聲響,也覺有趣,15:25,原路而回,15:30,抵海拔1650公尺的頂湖停車場,全程總計11.78公里,總爬升1024公尺,換上乾爽衣物的同時,大雨又來了。
16:00,離開,出頂湖4.64K,再出台18-66K,一路晴天,到中埔頂六國小旁享用美味甕窯雞大餐,爬滿吃好,於19:40回到高雄。
由石棹到頂湖,由頂石棹步道到頂湖自然生態公園,周邊四座主要山頭,尤以大凍山與芙蓉山是頂湖天然屏障的兩座頗負盛名的中級山,還有竹林、茶園、杉林,花兒、菇兒、水晶蘭,以及步道與自然山徑的串接;全程多雲時晴偶陣雨,路也迢遙,雖有些的疲憊,卻感覺洗滌了心中的某些情緒般舒暢;精彩行程,感謝隊長精準的運籌帷幄,感謝隊友們的知心相伴,感恩所有。
【感恩篇】
〈登山縱走的經典行程,享受風采迷人的快樂時光;隨遇而緣的登山客,時刻有好心情〉
明媚艷麗的風光,有著叢叢簇擁著的茶園山坡,有著綠色山巒層疊間往上延伸,有著平靜的山巔和悠閒寧靜的久遠森林,這些都是登山愛好者夢寐以求的地方,行程永遠是這般的銘刻於心。
在這陰雨晴隨意的天氣裡,卻也澆不熄大夥的窺探勇氣,沒有特別的期望,坦然地面對當下,若有所得必然令人開心;感謝前行的山友,將山徑弄得乾淨易行,讓人喜出望外,感恩;感謝隊員們,在百忙中還興致勃勃地一起走向山林;感謝茂伯的陪伴;感恩老天給了一個不滿意卻是可以接受的〝好天氣〞。
一路的菇菇與水晶蘭
留言列表